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趋势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首次界定区域科普能力概念及研究意义上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区域科普能力建设的四个方面的趋势。研究表明,先进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城市区域科普能力具有可行性。沿海发达城市政府在区域科普能力提升方面已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作者
陈昭锋
机构地区
南通大学商学院
出处
《科技与经济》
2007年第2期53-56,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基金
中国科协资助项目--"沿海发达城市提升科普能力的个案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协议书编号:06060091
关键词
趋势
区域科普能力
科普事业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92
参考文献
8
1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全国科普工作统计培训教材[M].2005.
2
亢宽盈.2005年中国的科普政策[EB/OL].http://www.cast.org.cn/n435777/n435790/n435841/n528282/37862.html.
3
张明生.
我国科技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通报,1999,15(5):404-408.
被引量:8
4
中国科协,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关于加强科技馆等科普设施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3-04-22.
5
王卉..紧迫需求下的科普事业[EB/OL]..http://www.sciencetimes.com.cn/col156/article.htm1?id=59708,,..
6
刘霁堂.
旅游科普——现阶段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新方向[J]
.中国科技论坛,2003(2):125-127.
被引量:13
7
赵立新.
企业科普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定位[J]
.决策咨询通讯,2003,14(2):40-42.
被引量:7
8
唐勇.美国大公司为何热衷科普事业.http://www.oil-news.com.cn/zgsyb/system/2006/12/19/00103958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美)维克多·丹尼洛夫 中国科技馆(译).科学与技术中心[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2
朱幼文.科技馆研究文选[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248-262.
3
董建生 申嘉廉.世界著名科技博物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86..
4
朱幼文,科技馆研究文选,1998年,248页
5
中国科技馆(译),科学与技术中心,1989年
6
董建生,世界著名科技博物馆,1986年
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建设标准,1978年
共引文献
25
1
何旭.
我国城市科技馆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风,2010(2).
被引量:2
2
何丽芳.
基于公民科学素养提高的旅游文化创新研究[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2):26-29.
被引量:2
3
杨铭铎,郭英敏.
科普旅游的研究进展[J]
.科普研究,2015,10(2):86-94.
被引量:10
4
李国荣.
略论科普事业发展的双驱机制[J]
.宜春学院学报,2004,26(4):119-121.
5
刘务林.
西藏藏羚羊[J]
.西藏科技,2005(11):26-30.
被引量:1
6
戚敏.
科普与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07(4):72-73.
被引量:4
7
关婉君.
科学中心教育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31):146-147.
8
王宇良.
科普与企业文化的相互关联[J]
.科普研究,2009,4(1):30-35.
被引量:3
9
许金立,张明玉,邬文兵.
企业参与科普的动因分析及引导措施探析[J]
.科技与管理,2009,11(3):70-73.
被引量:4
10
关婉君.
广东科学中心展示设计之创新[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4):88-8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5
1
王挺.
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J]
.科普研究,2022,17(5):5-12.
被引量:15
2
齐培潇.
我国科普理论研究再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23(S01):334-340.
被引量:6
3
佟贺丰.
科普投入的国内外对比研究及对策分析[J]
.科普研究,2006,1(4):3-8.
被引量:22
4
王魏根,杜召凤,陈杰.
师范院校生物专业学生科普能力培养[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24(3):43-45.
被引量:3
5
彭华.
旅游发展驱动机制及动力模型探析[J]
.旅游学刊,1999,14(6):39-44.
被引量:161
6
李函锦.
中国高等学校科普能力建设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3,22(1):151-154.
被引量:20
7
李建坤,刘广斌,刘璐.
科普投入产出相关文献研究综述[J]
.科普研究,2015,10(3):82-89.
被引量:15
8
邹志红,孙靖南,任广平.
模糊评价因子的熵权法赋权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4):552-556.
被引量:405
9
袁剑波,许雪大.
基于分形理论的公路网评价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05(6):101-103.
被引量:4
10
陈超.
借鉴国外科普经验 发展我国科普事业[J]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50(2):35-38.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14
1
李婷.
地区科普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1(7):12-17.
被引量:38
2
任嵘嵘,郑念,赵萌.
我国地区科普能力评价——基于熵权法-GEM[J]
.技术经济,2013,32(2):59-64.
被引量:46
3
张慧君,郑念.
区域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4,14(2):126-131.
被引量:18
4
张立军,张潇,陈菲菲.
基于分形模型的区域科普能力评价与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44-48.
被引量:26
5
王刚,郑念.
科普能力评价的现状和思考[J]
.科普研究,2017,12(1):27-33.
被引量:20
6
齐培潇,郑念.
我国科普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协论坛,2018,0(6):4-8.
被引量:7
7
李卉,熊春林,尹慧慧.
基于规模与效率的地区科普能力评价研究[J]
.科技与经济,2019,32(3):11-15.
被引量:6
8
许艺琳,赵文杰,金茂璐.
地区科普发展动力研究——以安徽省明光市为例[J]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3,55(2):66-74.
9
韦美婵,何洁.
广西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耦合性分析研究[J]
.西藏科技,2023,45(7):37-42.
10
闫尽染,成祖松.
省域科普能力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动态演进[J]
.巢湖学院学报,2024,26(3):47-56.
二级引证文献
92
1
孙子晴,莫扬.
中国典型植物园科普能力影响要素调查研究——以北京、沈阳、杭州和西双版纳四个植物园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5):571-579.
被引量:3
2
邵华胜,郑念.
我国科普评估研究的发展与展望[J]
.科普研究,2022,17(5):40-46.
被引量:3
3
黎娟娟,高宏斌.
构建多元协同科普投入体系的现状和思考[J]
.科普研究,2021,16(3):81-90.
被引量:13
4
郝琴.
重大区域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评估及其与经济关联度分析[J]
.科学.经济.社会,2022,40(5):46-54.
被引量:1
5
符洋,魏巍.
基于TOPSIS模型的湖南省区域科普能力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9,0(34):3-5.
被引量:2
6
弓婷,李建松,何丽华,廖子同,赵玉敏,谭蓓,刘权毅,田桦林,袁丁迪.
襄阳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J]
.测绘地理信息,2021,46(S01):11-15.
7
任嵘嵘,郑念,邢钢.
科普与科技进步关联性研究[J]
.科研管理,2013,34(S1):290-295.
被引量:21
8
李凡.
燃油税烫手的“山芋”![J]
.中国石油,2000(4):40-41.
9
任嵘嵘,郑念,赵萌.
我国地区科普能力评价——基于熵权法-GEM[J]
.技术经济,2013,32(2):59-64.
被引量:46
10
黄春,李润琴,黄海兵.
“生命科学馆”团队建设与管理[J]
.中国农村卫生,2013(04Z):348-349.
1
朱效民,赵立新,曾国屏,朱幼文,李大光.
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大家谈[J]
.中国科技论坛,2007(3):3-4.
被引量:11
2
阮荣祥.
用法律保障福建科普事业更加繁荣[J]
.科学与文化,2008(1):51-54.
3
韩艳萍.
台州市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9(1):74-75.
4
施勇.
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南宁论坛举行[J]
.中国科技产业,2009(6):51-51.
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科普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2016,0(10):33-39.
6
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J]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0,0(5):84-88.
被引量:1
7
谷忠人.
认真学习贯彻科普法 推进科普事业新发展[J]
.云南科技管理,2003,16(2):53-54.
8
谢素芳.
科普工作的责任与使命——访贵州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任湘生[J]
.中国人大,2012(15):19-2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J]
.今日科苑,2002,0(8):57-58.
10
张平.
贯彻实施《科普法》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J]
.云南农村经济,2003(4):56-57.
科技与经济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