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力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2期238-239,共2页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3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柯美云,罗金燕,许国铭.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2000年)[J]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4):248-249. 被引量:50
2 汤武亨,陈国光.联合黛力新治疗海岛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05,7(2):163-164. 被引量:9
3 顾国妹,邱夏地,施建平.黛力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6):584-585. 被引量:34
二级参考文献6
1 Tanum L Malt UF.A new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a b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with minserin.Scand J Gastroenterol,1996,31:318~325.
2 李涯松,朱人敏.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J] .华人消化杂志,1998,6(5):439-440. 被引量:17
3 彭丽华,梁浩.抑郁症与消化道功能性疾病[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7(7):601-602. 被引量:49
4 苏华,沙卫红,李瑜元.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J] .中华医学杂志,1999,79(11):879-880. 被引量:57
5 王吉耀.抗酸剂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8):912-912. 被引量:8
6 顾国妹,邱夏地,李华,施建平.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心理障碍临床分析[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6):454-45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85
1 王玉,伦英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伊托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激素及胃排空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3,4(5):129-131. 被引量:1
2 夏燕军.自拟健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557-557. 被引量:4
3 马婷婷,李瑛,田小平,梁繁荣.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学现状与思考[J] .中国针灸,2008,28(S1):91-93. 被引量:1
4 胡晓秋,刘真,兰光明.黛力新联合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7):116-117. 被引量:9
5 高春燕.莫沙比利联合多虑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346-347.
6 徐晓华,刘凤霖,甄丽娜.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节律变化探讨[J] .临床儿科杂志,2004,22(10):668-670. 被引量:4
7 刘义海,叶振宇,潘俊辉,杨辉,戴丽军.中药复方合吗丁啉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96-1097. 被引量:3
8 杨纯英,周夏丰,林刚.PPI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360例疗效观察[J] .浙江预防医学,2006,18(11):76-77. 被引量:3
9 俞峻.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8,29(1):92-93. 被引量:4
10 张莉,吴琦玮,彭德富.黛力新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5):6104-6105.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5
1 吴改玲,柯美云.300例上腹部消化不良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剖析[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z1):82-82. 被引量:7
2 陈湖,钟碧慧,李初俊,彭晓忠,胡品津.广东城镇居民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内科杂志,1998,37(5):312-314. 被引量:119
3 张凤玉,史勇.心理社会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J] .海南医学,2011,22(1):80-82. 被引量:25
4 周微宏.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13(3):142-144. 被引量:40
5 林金坤,胡品津,李初俊,邓会芬,陈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电图与胃窦部动力[J] .中华消化杂志,2002,22(5):315-316. 被引量:93
引证文献2
1 董玮,王莎莎,王永席,翟红兵,马锦屏,苏丽萍.联合用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医学综述,2011,17(13):2056-2057. 被引量:6
2 董玮,王莎莎,王永席,翟红兵,马锦屏,苏丽萍.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焦虑抑郁症的临床治疗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3022-302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6
1 曾阳,古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09-2611. 被引量:6
2 潘云锋.黛力新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5):40-41. 被引量:1
3 郭艳.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综合征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406-3408. 被引量:17
4 石红.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5):137-138. 被引量:9
5 凌云.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情绪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148-150. 被引量:19
6 冯燕,陈晓燕,苏梅香.兰索拉唑联合常规治疗对焦虑症患者消化系症状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26):4012-4016.
7 张娇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1240-1242. 被引量:26
8 李保英,凌云.心理干预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1):136-138. 被引量:9
9 常巧云,曹钏宏,惠蓉,姜小帆.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6):1118-1120. 被引量:16
10 孔秀平,胡富芳.医院门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护理措施要点探讨[J] .中国医药科学,2016,6(23):120-122.
1 郑建玮.吸烟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2):113-114. 被引量:2
2 钟能华,韩真.安徽省消化性溃疡和糜烂性胃炎的治疗状况调查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32(6):718-719.
3 刘娟,占义军.质子泵抑制剂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价值[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12):1244-1246. 被引量:7
4 王静,侯晓华.埃索美拉唑的临床应用进展[J] .胃肠病学,2003,8(2):125-126. 被引量:39
5 周志强,吴焕卿,王燕云.奥美拉唑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J] .中国实用医刊,2008,35(13):88-88.
6 卓嘎.奥美拉唑对根除幽门螺杆菌36例疗效观察[J] .西藏医药,2009,30(3):5-7.
7 姜琦,陈林,王静,赵昌杰,徐康.含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及序贯疗法与传统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0(10):1439-1441. 被引量:8
8 王宏强,史志华,肖智朋,金远香,曾晓丹,田璐,谭力铭.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Meta分析[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1):32-39. 被引量:7
9 蔡建庭,吴佳.质子泵抑制剂与氯吡格雷相互作用[J] .中华消化杂志,2010,30(7):500-502. 被引量:3
10 辛智武,鲍有光,龙洪波.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5例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9):3947-3949.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