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涉网犯罪”的特点及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涉网犯罪”特点 1从案件性质来看,以抢劫、盗窃等侵财类犯罪居首; 2.从犯罪年龄来看,未成年人“涉网犯罪”案件居多; 3从犯罪职业情况来看,无业人员占主要成份。一是网上不健康信息引发犯罪。由于缺少监管,网络常常成为某些色情信息与音像制品的传播者,而未成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分辨事非、自我控制的能力较弱,往往会引发一些刑事案件。
作者
李悦
机构地区
安徽农业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出处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第4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犯罪年龄
案件性质
未成年人
色情信息
音像制品
自我控制
刑事案件
传播者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张卫平,余共,易志坚.
预防、矫正和保护——东南亚青少年犯罪的法律对策[J]
.东南亚研究,1988(1):40-47.
2
李震,白广勇.
试谈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57-60.
被引量:1
3
吕西萍.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析[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8(4):31-33.
4
沈小平.
解读职务犯罪“年龄现象”——从干部制度层面解读职务犯罪“年龄现象”[J]
.政府法制,2005(13):30-32.
被引量:2
5
关文飚.
万宁市毒品犯罪案件特点分析[J]
.特区法坛,2001(3):51-51.
6
罗国安.
1988—2000年广西青少年犯罪状况分析[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2):5-10.
7
朱兆坦.
人民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法庭不宜称为“少年法庭”[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2):96-96.
8
周形年.
海口市海府地区青少年犯罪特点及对策[J]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5):60-61.
9
小舟.
一项调查显示:14至16岁是“犯罪年龄”[J]
.中华家教,2004(12):13-13.
10
尹伟,刘瑞刚.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新动向及对策的调查报告[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34):182-18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