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农民对2006年“一号文件”的认知看传播效果——山东省临沂地区农村抽样调查报告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6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它立刻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宣传效果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对2006年“一号文件”在山东临沂市农村地区传播效果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大众传媒在政策传播的认知阶段的作用远远超过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但是,总体而言,农民对2006年“一号文件”的认知状况仍不是很理想。
作者
汲生才
石力月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共3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关键词
“一号文件”
传播效果
抽样调查报告
新农村
临沂地区
农民
山东
认知状况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G206.3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1
1
谭英,蒋建科,陈洪.
不同信息传播渠道传播农业政策的效果及农户接受程度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5,26(9):64-67.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2003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29
1
旷宗仁,李红艳.
我国乡村信息传播理想与现实的反思[J]
.新闻界,2007(4):11-13.
被引量:5
2
王怡红.
中国大陆人际传播研究与问题探讨(1978-2008)[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15(5):2-15.
被引量:6
3
杨洪林.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明传播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来凤县翔凤镇白羊坡村为例[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2):115-118.
4
李克仔.
浅谈沿海发达地区电视媒体对农节目的编导技巧[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8):100-101.
5
王平.
当前农村政策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解析[J]
.东南传播,2009(11):43-45.
被引量:1
6
高丹莉.
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在农民教育中的作用[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12):26-27.
被引量:3
7
王平.
农村政策传播效果优化问题探讨[J]
.新闻爱好者,2010(1):18-19.
被引量:4
8
邢安刚.
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21):22-23.
被引量:4
9
张莹.
农村市场口碑传播模式与机制研究[J]
.农村经济,2010(9):95-99.
被引量:5
10
黄家章,李思经.
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1):516-518.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8
1
贺雪峰.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
.政治学研究,2000(3):61-69.
被引量:511
2
王建民.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J]
.甘肃社会科学,2005(6):165-168.
被引量:39
3
金爱武,方伟,邱永华,吴继林.
农户毛竹培育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浙江和福建三县(市)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6(2):62-66.
被引量:18
4
边燕杰,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
.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被引量:653
5
彭光芒.
对当前农村科技传播媒介环境的调查[J]
.湖北农业科学,2002,41(5):17-19.
被引量:13
6
董海宁.
“陌生化”社会中信任机制的“理想型”与现状[J]
.社会,2003,23(8):17-20.
被引量:14
7
贺雪峰.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3(1):5-7.
被引量:193
8
谭英,王德海,谢咏才.
贫困地区农户信息获取渠道与倾向性研究——中西部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媒介接触行为调查报告[J]
.农业技术经济,2004(2):28-33.
被引量:50
引证文献
1
1
苟天来,左停.
从熟人社会到弱熟人社会 来自皖西山区村落人际交往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J]
.社会,2009,29(1):142-161.
被引量:55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周大鸣.
差序格局与中国人的关系研究[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1):17-24.
被引量:14
2
李佳玲,杨世义.
“半熟人社会”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提升路径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3):115-121.
被引量:4
3
陈晓宇.
后搬迁时代民族文化传播与重构研究——以白裤瑶为例[J]
.传媒论坛,2022,5(22):79-81.
4
徐家盈.
后乡土时代乡村图景的新常态书写[J]
.阿来研究,2022(2):111-117.
5
罗庆,李小建.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户群发展研究——以河南省孟寨村农户群为例[J]
.经济经纬,2010,27(2):48-51.
被引量:20
6
穆璇.
试论乡村精英的社会学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0(11):27-28.
7
曾志勇,杨桃喜,毕秋敏.
社会网络分析在大学生群体管理中的应用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2011(2):87-89.
被引量:3
8
苟天来,左停,毕宇珠.
空心村社会网络的重建逻辑[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6):26-30.
被引量:19
9
徐前权,刘小峰.
“熟悉—陌生”: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双重化生活格局——云南Z村的个案分析[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9(1):22-27.
10
汪小红,朱力.
“离土”时代的乡村信任危机及其生成机制——基于熟人信任的比较[J]
.人文杂志,2013(8):98-104.
被引量:24
1
李秀芳,黄淑慧.
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电视节目主持人——广东高校的一个抽样调查报告[J]
.新闻记者,2007(3):83-85.
被引量:1
2
网络阅读无法取代图书阅读[J]
.成人高等教育,2006(2):7-7.
3
郝振省认为国人不读书与应试教育有关[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7):2-2.
4
就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专家指出网络阅读无法取代图书阅读[J]
.基础教育,2006,3(6):54-54.
5
张国良,李本乾.
上海网络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三)[J]
.新闻记者,2000(9):22-24.
被引量:3
6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未成年人阅读率远超成年人[J]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版),2009(7):51-51.
7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未成年人阅读率远超成年人[J]
.小学德育,2009(9):5-5.
8
第六届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超半数国民不满自身阅读状况[J]
.出版参考,2009(9):28-28.
被引量:2
9
贾亦凡.
“无冕之王”安危无恙乎?──上海市新闻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报告[J]
.新闻记者,2000(6):6-9.
被引量:5
10
我国科学技术界概观(抽样调查报告)[J]
.科技导报,1991,9(5):52-55.
新闻记者
200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