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浙江经济新走向——学习和解读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程恩富.马克思的股份资本理论[J].学术月刊,1985,17(10):6-9. 被引量:2
-
2程恩富.生产性管理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J].社会科学,1995(7):20-22. 被引量:11
-
3费方域.交易、合同关系的治理和企业──威廉姆森交易成本经济学述评之二[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18(6):8-12. 被引量:12
-
4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
5约翰 克劳奈维根(编).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98-225.
-
6科斯.企业的性质[A]..企业?市场与法律[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3.
-
7拉斯·沃因 汉斯·韦坎德(编).契约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61-95.
-
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2..
-
9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1-23.
-
10科斯 盛洪译.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19
-
1张弘.行政合同特权与法律控制[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37-38. 被引量:1
-
2奉茂春.“华盛顿共识”的西方经济学基础及政策[J].海派经济学,2006,4(2):128-140.
-
3吴向鹏.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起源、规模与治理结构[J].海派经济学,2007,5(5):80-89. 被引量:1
-
4黄善明.马克思剩余理论与西方现代企业剩余理论的比较[J].生产力研究,2004(10):56-58.
-
5郝臣.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企业理论评析[J].经济学家,2005(3):9-13. 被引量:4
-
6王晴.《企业的性质》与企业的性质[J].阴山学刊,2006,19(4):102-105. 被引量:3
-
7王仕军.深化对马克思企业理论的研究[J].开放导报,2006(5):51-55.
-
8吴向鹏.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起源、规模与治理结构[J].理论界,2007(9):24-26.
-
9郭毅.马克思与科斯探析企业性质逻辑路径的比较[J].当代经济研究,2007(11):6-9.
-
10吴向鹏.马克思的企业理论:起源、规模与治理结构[J].探索,2008(1):137-142.
-
1应雄.浙江经济已出现重要转折[J].浙江经济,2000(11):40-41.
-
2数字[J].浙江经济,2004(11):5-5.
-
3孙荣根.关于实施“三个转化”推进浙江经济国际化的政策建议[J].新商务,2002(12):5-6.
-
4包纯田.制约浙江经济上新台阶的几个问题[J].浙江经济,2002(7):24-25.
-
5李敏.重视亚洲金融危机对浙江经济的影响[J].浙江统计,1999(3):12-13.
-
6林宏,肖金水.浙江经济:发展背后的问题[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5(12):9-10.
-
7王宁江.2003,浙江经济该关注什么?[J].浙江经济,2003(1):16-18.
-
8应雄.浙江经济将进入适速增长期[J].浙江经济,2000(7):34-35.
-
9张仁寿.结构调整:浙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题[J].浙江经济,1997(10):24-25. 被引量:1
-
10黄平.揭开浙江经济之“谜”[J].浙江经济,2002(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