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重读刘涌案:公共领域视野中的司法与传媒之争 被引量:1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传媒法律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司法与传媒间的冲突却日渐激烈。个中因由,并非全为传媒僭越自身角色热衷“媒介审判”所造成的后果,而是其在传统的政府喉舌之外,日益成长的“市民社会”属性所致。正是因为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表达民意的责任,在公民权利对抗国家权力之情境下,不断尽自身所能,扩大在中国社会逐渐艰难生长起来的“公共领域”,才使得它与司法之间的冲突由稀见至频繁,由平淡转激烈。
作者 周海燕
出处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3-79,共7页 Journalism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魏永征.答《传媒》记者问(J)[J].传媒,2004,(6).
  • 2徐迅.媒介的责任:将报道与评论分开——兼议报道及评论案件的新闻规则[J].人民司法,1998(10):25-28. 被引量:22
  • 3陈力丹.简论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EB].http://www.mediainchina.com/pages/xsyjy/xsjd/2003-11-13/1219.htm.
  • 4曹三明.传媒与司法:宪法性权力(利)的冲突与界定(N).法制日报.2004 7 15.
  • 5冯宇飞.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J].新闻战线,2002(11):35-37. 被引量:31
  • 6[美]彼得·G·伦斯特罗姆编.美国法律词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 7陈灼华.《司法不公的制度性因素及其改革》.[EB]http://www.zzhf.com/detail.asp?id=1231
  • 8Richmond Newspapers Inc.v.Virginia,448 U.S.555(1980).
  • 9[美]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 10Hannah Arendt,"philosophy and politics",Social Research,57,(spring,1990).

二级参考文献31

  • 1栗凤珍.新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中微量铁[J].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4(4):31-33. 被引量:4
  •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N].《人民日报》,1997年9月12日.
  • 3黄松有.《对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法理思考》.《人民法院报》,2000年5月9日第3版.
  • 4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177页,第170页,第170页,第167页.
  • 5<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425、426条;第429条.
  •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33页
  • 7《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425条;第426条;第427条.
  • 8<法国民法典》第112条和第117条
  • 9<澳门民事诉讼法典》第49-52条.
  • 10杨芳辉.《民事行政检察论集·关于民事行政检察意见的立法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第135页。

共引文献255

同被引文献224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8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