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方蚕业》
2006年第4期9-10,共2页
North Se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12
-
1赵春明.山西省主要农作物产业集中度及产业布局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0-12. 被引量:4
-
2刘晓红,李国平.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区域产业结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22(5):78-79. 被引量:63
-
3孙畅,吴立力.“区位商”分析法在地方优势产业选择中的运用[J].经济论坛,2006(21):12-13. 被引量:47
-
4苏国贤.山西优势蔬菜产品测定与区域布局[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48-51. 被引量:7
-
5刘北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6):1-3. 被引量:28
-
6孙芳,刘明河,刘立波.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1):63-70. 被引量:64
-
7宋永永,米文宝,杨丽娜,张冠乐.宁夏沿黄经济区农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研究[J].生态科学,2015,34(2):116-122. 被引量:6
-
8龚新蜀,胡志高.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鄯善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J].北方园艺,2015(22):206-210. 被引量:5
-
9李津津.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J].商,2016,0(28):285-285. 被引量:3
-
10阚中华.基于大数据我国农业产业布局空间差异评价[J].当代经济,2017,34(33):17-1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李秀娟,孟丽红,吉登艳.我国农业产业集聚度比较分析及区划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2):51-59. 被引量:14
-
2刘冬,余侃华,师小燕,舒瑞妍.陕西省种植业结构变化及时空演变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251-261. 被引量:8
-
3刘国锋,琚望静,冶建明,楚光明.基于AHP-GIS的西北干旱区聚落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以吐鲁番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8):129-139. 被引量:18
-
4王贝贝,肖海峰.中国畜牧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区域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142-148. 被引量:14
-
5贾云婷,胡宝贵.北京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及差异评价[J].北方园艺,2022(21):130-137. 被引量:3
-
6孔宇,甄峰,张姗琪,刘婧,李兆中.基于多源数据的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评价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20,34(5):115-124. 被引量:28
-
7王洁.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空间布局与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5-7.
-
8陈丽桦,蒋雅琴,肖景峰,谭强林.新宁县畜禽产业空间布局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21(2):100-103.
-
9王佟,孙杰,赵欣,谢志清,孔庆虎,张建强.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煤炭地质,2021,33(4):1-6. 被引量:7
-
10郑光辉,蒋涤非,栾永飞,姚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贵州农业产业空间分异[J].山地学报,2021,39(3):429-438. 被引量:8
-
1赖钢.贵州蚕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方蚕业,2005,26(4):8-9. 被引量:1
-
2陈昌华,刘霞.加快巴中蚕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J].四川蚕业,2008,36(2):6-7.
-
3戴玉泉,罗光延,罗弦.达州蚕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J].四川蚕业,2008,36(3):4-6.
-
4谭雪梅,张斌.万州区蚕桑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蚕学通讯,2005,25(3):51-53. 被引量:1
-
5张香萍,刘颖.实施标准化生产 促进蚕业发展[J].河南农业,2009(7):13-13. 被引量:1
-
6自治区农业厅韦祖汉副厅长指出要加强蚕业基础建设 加快推进“三高”蚕业发展[J].广西蚕业,2008,45(3).
-
7蔡景庆.从浏阳经济的崛起看城郊经济优势的利用与创造[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1):28-29.
-
8谢月琴,周月琴,姜柳燕.浅谈嘉兴蚕业发展的对策[J].江苏蚕业,2009,31(2):56-58.
-
9磨美华.广西桑蚕业发展优势及问题探讨[J].广西蚕业,2008,45(4):53-57. 被引量:16
-
10徐国华,陈汝芳.绿色产业——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J].江苏农机与农艺,2000,28(3):2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