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福建救济女婴的育婴堂及其同类设施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罗列清代福建救济女婴的育婴堂及同类设施之相关史料,并论述其相关问题:上承的历史传统、因应的社会问题、早期的推展状况、官方的主导作用以及祀神、侨捐、贺钱、抄产等特殊事项。
作者
汪毅夫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6年第4期14-22,共9页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关键词
清代福建
救济女婴
育婴堂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22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8
参考文献
39
1
康熙《松溪县志》,第268页,福建松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6年7月整理本.
2
《漳浦县志》(清康熙志·光绪再续志点校本),第719页、第34页,福建省漳浦县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2004年12月编印本.
3
朱干隆.《兼善集》,光绪八年"三山吴玉田镌字"本.
4
《宓庵手抄〈漳州府志〉》,第110-111页,漳州市图书馆2005年8月影印本.
5
乾隆《福州府志》,第90-91页、第331页,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7月版.
6
.乾隆《汀州府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457、290页.
7
乾隆《龙岩州志》,第88页、第89页,福州,福建地图出版社1987年1月版.
8
乾隆《福清县志》,第106页,福建福清县志编纂委员会1987年12月整理本.
9
乾隆《古田县志》,第154页,福建古田县志编纂委员会1987年12月整理本.
10
乾隆《德化县志》,第161页,福建德化县志编纂委员会1987年整理本.
共引文献
22
1
汪毅夫.
从福建方志和笔记看民间信仰[J]
.东南学术,2005(5):26-34.
被引量:4
2
王娟.
清末民初北京地区的社会变迁与慈善组织的转型[J]
.史学月刊,2006(2):96-104.
被引量:18
3
罗桂林.
传统延续与制度创新——近代福州的社会救济事业研究[J]
.社会科学,2006(5):73-82.
被引量:1
4
汪毅夫.
清代福建的溺女之风与童养婚俗[J]
.东南学术,2007(2):137-144.
被引量:6
5
范正义.
民国前福建祠庙神明配置的研究[J]
.宗教学研究,2006(4):159-166.
被引量:2
6
赵广军.
方志对文化史料的补充:以王阳明在福建遗留诗文为例[J]
.中国地方志,2007(5):35-38.
被引量:3
7
李永菊,刘森.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以湖北阳逻培心堂为中心[J]
.江汉论坛,2007(6):110-113.
被引量:1
8
王卫平,黄鸿山.
清代慈善组织中的国家与社会——以苏州育婴堂、普济堂、广仁堂和丰备义仓为中心[J]
.社会学研究,2007(4):51-74.
被引量:41
9
徐明.
多样化取向与清代慈善事业——以湖南慈善育婴事业为例[J]
.江海学刊,2007(5):167-170.
被引量:4
10
汪毅夫.
闽台冥婚旧俗之研究[J]
.台湾研究集刊,2007(3):72-7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22
1
蔡志荣.
恽代英幼儿教育思想探析[J]
.文教资料,2005(30):152-153.
被引量:1
2
邱月杭.
拯救战区难童的女教育家周之廉[J]
.红岩春秋,2005(4):16-19.
被引量:2
3
王卫平.
清代江南地区的育婴事业圈[J]
.清史研究,2000(1):75-85.
被引量:26
4
朱英.
戊戌时期民间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J]
.江汉论坛,1999(11):66-71.
被引量:30
5
王卫平.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J]
.社会学研究,1998(1):86-99.
被引量:56
6
王卫平,施晖.
清代江南地区的育婴事业[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5(4):84-89.
被引量:9
7
赵建群.
试述清代拯救女婴的社会措施[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4):44-50.
被引量:7
8
冯敏.
抗战时期难童救济教养工作概述[J]
.民国档案,1995(3):114-120.
被引量:25
9
苏华.
抗战时期难童的异常心理问题[J]
.民国档案,1995(3):121-129.
被引量:11
10
赵建群.
清代“溺女之风”述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96-10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9
1
杨正军.
近30年来中国善会善堂组织研究述评[J]
.开放时代,2010(2):149-158.
被引量:6
2
陈桦.
清代财政与贫困救助[J]
.史学月刊,2010(6):44-50.
被引量:5
3
胡梦飞.
清代苏北地区慈善事业中的官民合作——以育婴堂为中心的考察[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51-54.
被引量:1
4
吴佩林,孙雪玲.
近三十年来的清代育婴慈善事业研究——以育婴堂为中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10.
被引量:1
5
苏全有.
没有儿童的儿童史(上)——对近代中国儿童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158-172.
被引量:10
6
王凡.
清代育婴堂发展情况研究综述[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1):187-188.
7
于阜民,张芳青.
“婴儿安全岛”:情与法之思[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5-152.
被引量:2
8
陈熙.
清至民国福建溺婴现象与育婴堂研究[J]
.地方文化研究,2015,3(2):49-59.
被引量:3
9
凌焰,汪晓.
清代乡村育婴堂运作实态研究--以江西萍乡新发现的育婴图册为中心[J]
.农业考古,2022(3):107-114.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周嘉豪.
政区分等、文化资本与社会慈善——以清代南方地区综合性善堂的建设为例[J]
.清华社会学评论,2024(1):53-88.
2
薛敏.
赋役征银对清代中央财政的影响——以河工为例[J]
.黑龙江史志,2014(1):46-47.
被引量:3
3
林枫.
2010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42-156.
被引量:1
4
张光华.
清代亳州的社会救助体系[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0-22.
被引量:2
5
郭常英,岳鹏星.
近六年来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述评[J]
.中州学刊,2014(10):136-141.
6
权丽桃.
王柏年儿童图书馆学术思想述略[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1):87-90.
被引量:2
7
胡梦飞.
清代江苏地区育婴慈善机构的历史考察[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4):56-61.
被引量:1
8
王卫平,葛琦.
清朝乾隆时期救助鳏寡孤独的理念与措施[J]
.江海学刊,2015(5):157-162.
被引量:3
9
夏雪.
清代湖北武昌府育婴事业发展概况——以育婴堂局为中心[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5):95-98.
10
马学华,冯少虹.
试论潮汕善堂文化的现代传承[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5):55-56.
1
汪毅夫.
闽台妇女史研究三题[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3):102-105.
2
汪毅夫.
清代福建的溺女之风与童养婚俗[J]
.东南学术,2007(2):137-144.
被引量: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