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经济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高级化都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社会需求结构、创新能力、供给因素、制度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对上述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3年数据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省级范围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能力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呈现一种“金字塔”结构,同时经济外向度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能力有较强的影响。
作者 刘秉镰 刘勇
出处 《开放导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5,共4页 China Opening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12

  • 1杨开忠.中国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与区际增长和分工[J].地理学报,1993,48(6):481-490. 被引量:24
  • 2小宫隆太郎 奥野正宽 铃村兴太郎.日本的产业政策[M].世界文化出版公司,1988..
  • 3[美]H.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 4江小娟:《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5两缺口理论,又称为两缺口模型,是又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Chenery)和斯特劳特(A.Strout)于1966年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当发展中国家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所需要资源的数量与国内最大有效供给之间存在着缺口时,引进外部资源是弥补这些缺口的必要条件.该理论认为外国资本的流入会弥补发展中国家的"外汇缺口"和"储蓄缺口",从而可以提高国内投资水平,并引进发展中国家自己无法生产的资本品,进而促进经济增长率提高.
  • 6外贸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7Satya Dev Gupta 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lobaliz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7.
  • 8Ali M. El- Agraa, UK competitiveness policy vs.Japanese industrial policy, The Economic Journal, 107(September), 1997.
  • 9Wyn Grant ed., Industrial Policy, Edwar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1995.
  • 101986年之前,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年增长率一直徘徊在3-5%左右,1986年,首次超过10%,之后多年基本上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1986年作为本次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份.

共引文献96

同被引文献108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6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