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是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木文以大量科技史实为依据,对科学方法跨学科运用的理论根据、具体形态以及深层表现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文章还讨论了这种跨学科方法运用的逻辑缺陷。透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对科学方法跨学科运用获得生动具体的认识和启示。
作者
徐飞
机构地区
中国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6年第6期24-29,共6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关键词
自然科学
科学方法
跨学科运用
分类号
N31 [自然科学总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5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9
参考文献
2
1
徐飞.
谁能聆听“上帝”的声音?——反谈科学发现的逻辑[J]
.现代物理知识,1994,0(5):31-33.
被引量:1
2
潘永祥,王绵光.物理学简史[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同被引文献
55
1
吴声功.
跨学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4(1):42-43.
被引量:6
2
朱红文.
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从实证化、分析化向系统化和主体化转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3):11-14.
被引量:1
3
赵红洲.
论科学结构[J]
.中州学刊,1981(3):59-65.
被引量:12
4
杜冰.
知识测量的层次问题[J]
.情报杂志,1993,12(2):21-24.
被引量:6
5
温有奎.
基于“知识元”的知识组织与检索[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1):55-57.
被引量:74
6
郝凤霞,张春美.
原创性思维的源泉——百年诺贝尔奖获奖者知识交叉背景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9):55-59.
被引量:72
7
于景元,周晓纪.
从综合集成思想到综合集成实践——方法、理论、技术、工程[J]
.管理学报,2005,2(1):4-10.
被引量:40
8
孙显元.
方法论的系统论和层次论——读韦诚的《方法论系统引论》[J]
.学术界,2001(3):271-274.
被引量:2
9
沈允钢.
试谈基础研究中的前沿与创新[J]
.中国科学基金,1994,8(1):60-62.
被引量:3
10
赵焕洲,唐爱民.
对两种知识组织系统——叙词表与Ontology的比较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5):469-47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2
1
吴文学.
新世纪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科技素质[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6(Z1):103-105.
2
陈雅兰,戴顺治,郑琳琳,卢忠鸣,黄锨.
原始性创新中的创新技法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4):481-489.
被引量:2
3
张文根,王存虎.
玻尔理论的创立及其科学方法研究[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8(3):59-62.
被引量:1
4
张文根.
浅论化学发展史上机遇的利用[J]
.渭南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3(2):39-41.
5
刘仲林,赵晓春.
跨学科研究: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以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成果为例[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6):105-109.
被引量:77
6
李敬民.
论民族音乐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基础[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3):39-45.
被引量:1
7
丁翔,盛昭瀚.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创新探析[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30(6):109-112.
被引量:5
8
方芳,朱敏.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发展的哲学思考[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23(4):51-54.
被引量:5
9
商宪丽.
基于多模主题网络的交叉学科知识组合模式研究——以数字图书馆为例[J]
.情报科学,2018,36(3):130-137.
被引量:7
10
商宪丽.
基于主题引用网络的交叉学科知识传播研究——以数字图书馆为例[J]
.情报科学,2018,36(8):53-5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69
1
朱维凤.
学科交叉背景下人才评价问题及对策探索——以西南交通大学X教授为例[J]
.知识管理论坛,2021(5):263-270.
被引量:1
2
Changling Li,Guoyang Rong,Yanxin Pai,Dehui Du,Lu Xu,Qingqing Fan,Fuzhong Xiang.
Research on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knowledge growth points in information science[J]
.Data Science and Informetrics,2021,1(2):79-99.
3
肖彬.
基于蓝海战略的高校跨学科研究推进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52-55.
被引量:5
4
周鹏.
气象活动对体育活动的各方面影响的初步探讨和说明[J]
.体育世界,2011(6):39-40.
被引量:4
5
吴菲菲,杨梓,黄鲁成.
基于创新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研究前沿探测模型——以智能材料领域研究前沿探测为例[J]
.科学学研究,2015,33(1):11-20.
被引量:49
6
陈雅兰,戴顺治,郑琳琳,卢忠鸣,黄锨.
原始性创新中的创新技法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4):481-489.
被引量:2
7
郑琳琳,戴顺治,卢忠鸣,陈雅兰.
原始性创新人才人格特质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5,33(5):758-766.
被引量:22
8
赵晓春,刘仲林.
诺贝尔医学奖计量研究及对我国医学创新的启示[J]
.医学与哲学,2004,25(12):65-66.
被引量:2
9
王海涛,吴乐山,毛军文.
融合技术[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4,28(6):575-577.
被引量:2
10
张小兵.
刍议当代社会思潮与管理科学研究的结合[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14(4):46-48.
1
黄福松.
现行船渡河问题分析的逻辑缺陷[J]
.物理通报,2012,41(3):122-122.
2
李涛.
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启示——以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研究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261-263.
3
郑安文.
《物权法》术语“占有”的内涵及英译辨析[J]
.中国科技术语,2015,17(5):49-53.
被引量:1
4
崔静雯.
浅谈现代科技创新对艺管影响[J]
.艺术科技,2012,25(6):228-229.
5
王方辰.
牦牛托起的生态民族[J]
.中国科技纵横,2004(4):69-73.
6
李明伟.
中西文明融合在人类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
.唯实,2004(11):88-90.
7
孙慕天.
第三种知识论纲[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18(1):1-6.
被引量:12
8
谢亚苹.
随堂实验教学课的反思[J]
.科技视界,2013(31):285-285.
9
陈瑞莉.
英文电影与英语学习[J]
.科技信息,2009(4):78-78.
10
于波.
从张岱《夜航船》看明清之际文化人科学水平[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4(4):47-5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