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内服外用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将87例随机分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运动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康复训练外加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能有效减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关节疼痛,提高耐力。
作者
杨标
曲建平
机构地区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30-1430,共1页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中药内服外用
脑卒中后
痉挛性偏瘫
分类号
R682.22 [医药卫生—骨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53
参考文献
3
1
缪鸿石,卓大宏,南登昆,等.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S].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
2
周正芳.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50例[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2):153-153.
被引量:5
3
乔玉成.
关于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立法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4):490-492.
被引量:6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张世明,虞亚明,马健,蒋麟,梁翼.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6):59-63.
被引量:100
2
江百芝.
论中医药与抗衰老[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7,31(2):78-81.
被引量:4
3
闵筠,韩小明,笑范.
从抗缺氧药物的筛选看中药在高原训练中的应用前景[J]
.体育科学,1990,11(3):56-60.
被引量:3
4
彭说龙,梁雁.
冬虫夏草对人体运动疲劳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3):9-14.
被引量:4
5
陈彩珍,卢健,许豪文.
丹参对疲劳性游泳大鼠心肌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2):6-10.
被引量:7
6
杨永亮.
我国中药运动补剂研究的现状与前景[J]
.浙江体育科学,1995,17(2):37-40.
被引量:6
7
邝安堃,陈家伦,陈名道,李凤英,唐金凤,张美云,金静芬,陈梦月.
助阳中药对正常雄性大鼠肾上腺皮质、睾丸及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2):737-738.
被引量:6
8
陈碧英,文平.
中药制剂对大鼠血清激素水平和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2):106-110.
被引量:19
9
陈家旭,杨维益,梁嵘.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概况与展望[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16(1):50-54.
被引量:70
10
陈宁,邱宝华.
我国中药运动营养补剂研究进展[J]
.辽宁体育科技,1996,18(1):1-3.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65
1
周志娴.
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研究近况[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S1):149-152.
2
赵?民.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49-51.
被引量:3
3
于勇,李旭龙,纪成宝,朱成才.
复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动物实验研究综述[J]
.金融教育研究,2009,23(S2):170-172.
4
马征.
大学生篮球运动疲劳恢复的研究[J]
.幸福家庭,2010(10):51-52.
5
刘林亚.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与进展[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34-3635.
被引量:56
6
刘长江,凌丽平,刘铁民.
运动性疲劳研究回顾[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1):42-44.
被引量:3
7
孙红梅,孙军,陈文鹤.
营养补充与抗运动性疲劳[J]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1):24-26.
被引量:9
8
巩飞.
对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的研究(综述)[J]
.四川体育科学,2004,23(3):33-34.
被引量:16
9
陈敏雄,叶小平.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特殊营养补充品[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18(4):13-15.
被引量:13
10
张宗国.
中药补剂在竞技体育项目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惠州学院学报,2004,24(6):83-8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7
1
于学平,齐欢,黄昕.
电针夹脊穴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0):21-23.
被引量:16
2
盛国滨,葛磊,师帅.
电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信息,2008,25(1):65-66.
被引量:18
3
李衍滨,李春红.
试谈中风急性期与气血逆乱[J]
.陕西中医,2004,25(7):668-669.
被引量:2
4
陈景亮,凌方明,高敏,黄年斌,刘育生.
益气温阳通络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50-651.
被引量:10
5
岳增辉,袁建菱,姜京明.
经筋论治脑卒中后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Glu、GABA的影响[J]
.中国针灸,2004,24(8):565-567.
被引量:66
6
石学敏.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9005例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药导报,2005,11(1):3-5.
被引量:178
7
吴节,奎瑜,蔡雪梅.
醒脑解痉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机理探讨[J]
.四川中医,2005,23(3):12-13.
被引量:18
8
汪琴.
巴氯芬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偏瘫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4):218-220.
被引量:24
9
张闻东,陈幸生,韩为,陈浩,俞红五,周婷.
针刺督脉为主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J]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5):11-12.
被引量:43
10
陈景亮,凌方明,高敏,黄年斌.
养阴通痹解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研究[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4):37-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袁昌杰.
针刺治疗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2017,30(17):29-31.
被引量:1
2
王艳霞,李军,傅立新.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研究[J]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62-1063.
被引量:3
3
李汝佳.
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状态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7):903-905.
被引量:13
4
张瑞杰,孙西庆.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12):1089-1092.
被引量:14
5
陈瑛玲,陈立典.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3,8(1):110-112.
被引量:33
6
陈红霞,杨志敬,潘锐焕,郭友华,詹乐昌,何铭锋,李梅,王知非,詹杰,周明超.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6(4):395-398.
被引量:182
7
李健.
浅谈中风偏瘫的针灸治疗思路[J]
.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2064-2065.
被引量:11
8
郑靖慷.
益肾通络方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6):793-79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53
1
顾紫燕,许丹丹,周泽浩,李雪君,刘春梅.
肌张力亢进的中医药辨治[J]
.中医临床研究,2023,15(3):43-46.
2
宫嘉.
益气养血通络针法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574-575.
3
陈莉,岳珂珂,崔春凤.
头针动留针法结合任务导向性训练辅治脑卒中偏瘫恢复期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64-665.
被引量:2
4
任彬彬.
经筋结点恢刺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治疗脑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55-656.
被引量:2
5
李逢春.
运动针法和醒脑开窍针法对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2(1):46-48.
6
滕启飞.
中医针灸疗法结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疗效分析[J]
.心理月刊,2019,0(21):41-43.
被引量:6
7
岳雅蓉,项文平,薛慧,王雅明,牛翻燕,赵吉利,何飞,满乾坤,田跃龙,刘忠.
偏瘫性肩痛的治疗研究进展[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22,18(3):131-143.
被引量:5
8
武沁枫,孙舒,白敏.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康复治疗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79):23-24.
被引量:8
9
罗琼.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后期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5):87-88.
10
韩金娥.
温胆汤加味对痰瘀阻络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6):862-864.
被引量:1
1
于之明,陈雷.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骨折延迟愈合35例[J]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18(11):15-15.
2
刘桂霞,杨莉.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8例疗效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242-242.
被引量:2
3
邹钟平,杨小玲,黄鑫.
AF系统合中药内服外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4):88-88.
被引量:1
4
谷旸.
中药内服外用配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206-206.
被引量:2
5
丁小新,吴延义,陈小友,张孝苗,汪盛.
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中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观察[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2):1277-1279.
6
鲍云生,金玉贵,何琪.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16,48(10):80-82.
被引量:2
7
郭青,周新.
中医手法配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8):3137-3139.
被引量:10
8
刘振云.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细菌培养阴性慢性骨髓炎31例体会[J]
.中医药导报,2009,15(1):40-41.
被引量:1
9
陈爽,董新刚,梁行.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78例[J]
.河南中医,2009,29(3):276-277.
被引量:6
10
冷光祥,唐国皓,廖仁飞,冉超,解庆骐,田荣利.
综合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76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10):664-665.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