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诉调对接之路的理论与实践——江苏法院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总结与思考 被引量: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社会利益格局日益明显,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日益增多,而传统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却日渐式微,大量的矛盾纠纷涌至法院,法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审判压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喈社会的进程中,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解决纠纷机制,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时代课题。本文拟以江苏法院近年来开展的诉调对接工作为视角观察,进而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见解。
作者 沈明磊 王淳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27,共6页 People's Judica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汤苏文.“走向和谐—江苏社套矛盾纠纷大调解纪实”.http://www.jssf.gov.cn/webpage/inner,jsp?de.tailId=230733&funeId149.
  • 2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山东考察工作期间的讲话.《人民法院报》,2006年7月17日.
  • 3范愉.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法律适用,2005(2):2-8. 被引量:157
  • 4[美]斯蒂芬·B·戈尔德堡等著.《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蔡彦敏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 5高洪宾.加拿大法院调解制度的启示[J].法律适用,2005(2):24-26. 被引量:6
  • 6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Act of 1998,PL 105-315(HR 3528),1998年10月30日.
  • 7史蒂文·苏本 玛格瑞特(绮剑)·伍 蔡彦敏 徐卉译.《美国民事诉讼的真谛》[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 8王公义.“人民调解制度是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法律制度”.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24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 9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庭指导办.“关于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及其相互衔接的调研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编.《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总第25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 10宁杰.ADR热的冷思考[J].法律适用,2005(2):21-23.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25

共引文献176

引证文献10

二级引证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