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从场所文脉主义角度认识城市环境改造设计
被引量:13
City Environment-Conscious of the Design to Reform City Environment from the Cultural Origin of Location
出处
《装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0,共2页
参考文献1
-
1东南大学建筑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编著,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同被引文献52
-
1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J].南方建筑,2006(11):5-9. 被引量:38
-
2潘灿荣.探析现代城市广场的发展态势[J].南方建筑,2002(2):6-8. 被引量:4
-
3叶朗.说意境[J].文艺研究,1998(1):16-21. 被引量:168
-
4赵立强.文脉主义中的建筑与城市[J].山西建筑,2004,30(17):13-14. 被引量:6
-
5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21(6):16-24. 被引量:286
-
6俞孔坚.遗产概念的再认识[J].世界建筑导报(设计论谈),2005(5):17-17. 被引量:1
-
7朱晓明,陈天宇.场所·记忆·变化——英国当代遗产园林[J].时代建筑,2006,49(2):40-43. 被引量:3
-
8闫整,韩青,崔东旭.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特色的塑造——以潍坊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106-109. 被引量:13
-
9舒尔兹.存在·空间·建筑[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1990.
-
10胡同文化--菊儿胡同[EB/OL].(2007-11-23)[2008-10-03].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7-12-23/2162430306.html.
引证文献13
-
1俞青.人本主义 城市文脉与城市公共空间塑造[J].福建建设科技,2006(2):29-31. 被引量:7
-
2周翔.城市环境更新应延续场所的历史文脉[J].南方建筑,2006(4):1-3. 被引量:6
-
3白丹,闫煜涛.浅论文脉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8(8):17-18.
-
4程志永.探求建筑传统文脉的保持与延续的手法——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43-46. 被引量:16
-
5夏忠军,高珊.浅析文脉主义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1(4):138-139.
-
6黄少南.场所的记忆——景观设计中的场地精神的延续[J].福建建筑,2011(12):11-14. 被引量:7
-
7吴倩宇,廖艳红.“显性与隐性”,有机更新再探索——以长沙市麓山南路两厢改造为例[J].中外建筑,2012(4):43-45. 被引量:4
-
8江滨,罗宇璐.让·努维尔:“勇于冒险”的文脉建筑师[J].中国勘察设计,2014,0(4):72-77. 被引量:1
-
9符佳,赵冰.略论低干预景观的社会心理职能[J].山西建筑,2015,41(28):1-3. 被引量:2
-
10李松睿,张恪,段勋,蒋何港,帅一.文化振兴视角下传统民居的“三化”改造思考--以川西林盘柳街镇何家院子为例[J].新西部,2018,0(11):79-8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3
-
1倪冉婷.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S2):174-176. 被引量:4
-
2张浪,李静,王光新.城市广场文脉与意境的一体化设计[J].山西建筑,2007,33(31):4-6.
-
3卜振龙.浅谈城市设计中的文化主题[J].广西城镇建设,2008(8):96-97. 被引量:3
-
4张浪,李静,王光新.生态·整体·文脉·情感——解析滁州市人民广场景观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0(6):38-41. 被引量:1
-
5窦立亚,张敏.关于城市广场设计中文脉性的思考——以滁州市人民广场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5):74-76. 被引量:1
-
6崔明.档案:城市文脉的绵续[J].兰台世界(下半月),2010(3):9-10. 被引量:4
-
7郭嘉,贾东.以西镇江胡同为例谈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2,38(9):13-14.
-
8黄鹏.探析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96-96. 被引量:4
-
9林勇钊.永泰县联奎公园改造规划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的融合[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2(12):5-8. 被引量:1
-
10王建强,舒代云.荆州古城周边旧城区现状调查分析及保护更新策略——以老南门外东堤街更新为例[J].南方建筑,2013(1):36-40. 被引量:1
-
1徐一大.绍兴城市改造综合分析与设计方法[J].新建筑,1999(6):21-23.
-
2张建勋.浅议城市化进程中正在丧失的城市特色[J].山西建筑,2007,33(14):41-42. 被引量:1
-
3周翔.城市环境更新应延续场所的历史文脉[J].南方建筑,2006(4):1-3. 被引量:6
-
4王萍.谈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6).
-
5金是,周佳媛,王云元,贡文伟.第八届中国花博会对常州城市绿化环境影响的调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5S):234-234.
-
6徐苏宁,郭恩章.在整合文脉的前提下改善城市环境——哈尔滨火车站前广场改造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2003(5):66-67. 被引量:5
-
7张溪明.废旧产业类历史建筑的再利用[J].建材与装饰(中旬),2008,0(7):49-50.
-
8张培,刘志刚.浅议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J].艺术科技,2013,26(12):301-301. 被引量:1
-
9刘晨.基于生态理念的环境艺术设计探析[J].青年时代,2015,0(10):83-83. 被引量:1
-
10周煦龄,张建华.商业空间外立面与植物立体化设计[J].上海商业,2012(4):59-63.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