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9-559,共1页
Laboratory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26
1 周宓,潘柏申.C-反应蛋白在临床应用中的进展[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1). 被引量:114
2 孙虹,王凡,孙鷖,赵崇吉,张昱,牛华.透射和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评价[J] .临床检验杂志,2005,23(3):189-191. 被引量:21
3 周琦,李少男,李小鹏,王薇,王治国.利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6-A指南判定线性[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85-86. 被引量:31
4 黄亨建,宋昊岚,李萍.检测系统的线性分析与校正验证[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6):562-564. 被引量:13
5 李萍,刘小娟,黄亨建.多项式评价线性在实验医学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06,21(6):582-587. 被引量:7
6 CLSI.EP6-A2,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S].2003.
7 CLSI.EPg-A,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S].2002.
8 Kroll MH,Praestgaard J,Michaliszyn E,et al.Evaluation of the extent of nonlinearrity in reportable range studies[J].Arch Pathol Lab Med,2000,124:1331-8.
9 杨有业,张秀明.临床检验方法学评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127.
10 熊立凡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9-122.
引证文献7
1 王文惠,杨振华,刘万超,黄金华,堵一乔.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检测系统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8):692-694.
2 罗建平,岑东,陈佩.临床免疫检测中标准品质量变异的回顾性分析和思考[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9,27(1):82-83. 被引量:2
3 孙蕾,黄宪章,庄俊华,徐建华,林莲英,柯培锋.特定蛋白分析仪测定C3、C4的分析性能实验与评价[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5):884-886. 被引量:1
4 杨育芬.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11(13):149-149.
5 陈茹,孙敏.Cell-Dyn1800血液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评价[J] .淮海医药,2010,28(3):243-244.
6 覃志永,吴甲文.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CRP和hs-CRP性能评价[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600-602. 被引量:4
7 刘阳,李英杰,喻红波.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学评价[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6):101-10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3
1 戴燕,万海英.RAMP200荧光免疫分析仪临床应用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82-183. 被引量:1
2 黄艳霞.临床免疫检测与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81-682. 被引量:5
3 杨方华,杨宝瑞,马东礼,邓芳梅,孙莉芳.应用CLSI EP10-A2文件对DXI800化学发光仪性能评价的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6):763-764. 被引量:2
4 岳锡宏,王军.临床免疫检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 .当代医学,2014,20(17):93-94. 被引量:5
5 杨军.免疫比浊法与离子交换层析微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方法学比较[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1):100-102. 被引量:1
6 周文娟,吴云翔,易军.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及其检测技术的发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42(5):443-456. 被引量:15
7 杨萍,王芳,曹春园.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的实验评价[J] .实用医技杂志,2015,22(11):1190-1191.
8 刘克峰.HbA1c免疫比浊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082-3083.
9 郭喜,廖远泉,沈继龙.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技术及方法学进展[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7,19(6):646-650. 被引量:20
10 屈金辉,黄津,杨雅琼,白雪,王毅.奥普分析仪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价值[J]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7,28(9):15-17.
1 潘锡龙,陈扎生,何淑玲,平军娇,张嘉萱.Roche9180电解质分析系统检测血清锂离子的分析灵敏度和临床可报告范围建立[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83-86.
2 黄小兵,刘光明,张伟坚.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建生化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及评价[J] .海南医学,2013,24(16):2417-2419. 被引量:8
3 颜绵生,高玲,姚真荣,喻雄文,刘宝莹.干化学淀粉酶、脂肪酶的临床可报告范围研究[J]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6):650-652. 被引量:1
4 唐琴.浅谈基层医院临床带教的心得体会[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19):113-114.
5 王煜非,葛永新,张洪德,胡远峰.MediSense Precision Q.I.D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的比较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3):180-182. 被引量:5
6 王亮,张涛,张朝霞.建立Beckman Immage800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补体C3的临床可报告范围[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5):641-643.
7 许金燕.CRRT治疗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0(9):29-30. 被引量:1
8 李云凤,张淑华,张海涛,王华新.应用CLSI EP6-A文件评价血液学危急值项目线性范围[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7):838-841. 被引量:1
9 安崇文.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ix homocysteine cycle enzymatic detection systems[J]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2014,31(2):68-68.
10 霍学选,刘波,杨玉香,朱杰,朱艳秋.子宫全切术后护理诊断的探讨[J]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5,1(3):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