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大学生作弊行为的产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12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并在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产生的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贝克和艾金提出的作弊模型,提出了高校减少和杜绝考试作弊的有效建议。
作者
董朝宗
机构地区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11期103-105,共3页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大学生
考试作弊
对策
分类号
G444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7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1
刘文奎.
普通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4(12):50-51.
被引量:4
2
王维勋.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透视[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9(3):180-181.
被引量:12
3
任慧英,张英.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81-82.
被引量:30
4
谢文新.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心理起因与防治[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2(3):77-80.
被引量:15
5
朱磊.
近十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研究的述评[J]
.青年探索,2005(2):50-53.
被引量:16
6
曾熙.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J]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5):121-124.
被引量:8
7
李玉芳.
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对策[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1):99-100.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王英国,朱筱敏.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和心态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4):71-74.
被引量:6
2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3
龚惠香,范钧,彭列平.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特点、心理原因及对策[J]
.青年研究,1999(4):16-19.
被引量:41
4
兰刚.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实证研究[J]
.青年研究,1997(4):37-42.
被引量:10
5
孙世民,李世峰.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与对策[J]
.高等农业教育,2004(8):26-29.
被引量:32
6
张顺能,蔡续.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4):63-65.
被引量:7
7
廖智君.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与对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69-71.
被引量:7
8
韩相春,李雷鹏.
大学生考场作弊行为分析与对策[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44-46.
被引量:1
9
董朝宗.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1):103-105.
被引量:25
10
刘翠秀.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及其对策,2000(02).
共引文献
87
1
苏星.
认知行为理论下高校学生考试违纪行为研究[J]
.心理月刊,2022(23):193-195.
2
马新英.
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对策与考试管理的研究[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6,19(4):216-218.
被引量:2
3
王丽萍,梅永刚.
大学生考试作弊浅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51-153.
被引量:10
4
杨文平.
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50-51.
5
常玉光,马守臣,樊良新.
高校诚信考试的执行困惑与对策研究[J]
.成功,2009(9):188-190.
被引量:2
6
王富平.
发展性:地方院校考试改革的基本取向[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64-65.
被引量:1
7
张顺能,蔡续.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4):63-65.
被引量:7
8
廖智君.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与对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69-71.
被引量:7
9
王军.
大学生考试作弊分析及应对措施[J]
.中国商界,2009(6):315-316.
被引量:1
10
韩相春,李雷鹏.
大学生考场作弊行为分析与对策[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44-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6
1
夏海炜.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及对策分析[J]
.文教资料,2007(27):182-183.
被引量:3
2
万永坤,李海涛.
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探讨[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86-90.
被引量:6
3
高艳阳,栗秀萍.
改革考试方法 加强素质教育[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z1):65-67.
被引量:5
4
谢文新.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
.湖北招生考试,2007(8):56-58.
被引量:5
5
段鑫星,李绍伟.
关于大学生作弊的比较研究[J]
.青年研究,1999(2):24-31.
被引量:38
6
张丽萍.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对策[J]
.中原工学院学报,2001,12(S1):61-62.
被引量:3
7
徐增勇.
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透析高校学风建设[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7):138-140.
被引量:41
8
张顺能,蔡续.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4):63-65.
被引量:7
9
欧国凡,陈靖.
大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防止对策[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97-100.
被引量:24
10
廖智君.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与对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69-7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5
1
赵赟昀.
高等体育院校学生诚信考试之心理分析[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3):122-125.
被引量:1
2
卞粉兰.
高校大学生作弊现象浅析[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10):101-103.
被引量:2
3
陈春晓.
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探讨[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43-45.
被引量:3
4
李洪萍.
考试作弊现象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
.中国考试,2009(2):41-46.
被引量:1
5
吴翠玉.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
.时代教育,2009(5):3-4.
被引量:1
6
宋桂全,洪流.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9):186-188.
被引量:3
7
谭春芳.
高职院校学生考试作弊成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7-59.
8
魏丽青.
浅析民办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对策思考[J]
.时代教育,2010(6):100-100.
9
刘海云.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解读[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0(4):122-124.
被引量:6
10
宋佳声.
从“舞弊”现象看课程考查方式的变革[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3(1):82-85.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武文婷.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
.山西青年,2019,0(23):96-98.
被引量:2
2
赵萍.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J]
.人文之友,2019,0(13):122-122.
3
杨文平.
浅谈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50-51.
4
康文涛,王志鹏.
论职业院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和控制策略[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24):66-68.
5
张顺能,蔡续.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动因及防范对策[J]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4):63-65.
被引量:7
6
廖智君.
大学生的诚信危机与对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69-71.
被引量:7
7
韩相春,李雷鹏.
大学生考场作弊行为分析与对策[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44-46.
被引量:1
8
董朝宗.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11):103-105.
被引量:25
9
王丽娟.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社会心理动因及其对策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136-140.
被引量:23
10
刘冬,刘晓曼.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探析及预防对策[J]
.科学之友(中),2010(4):142-143.
被引量:1
1
宋桂全,洪流.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9):186-188.
被引量:3
2
何兵.
差生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
.科技资讯,2010,8(36):183-183.
被引量:1
3
李仲辉.
中学生厌学心理分析与对策[J]
.湖南教育(上旬)(A),1998(11):9-9.
4
孙淑萍,刘萍.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
.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3(8):24-26.
5
金燕飞.
初中生对教师不尊重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
.新课程(中学),2012(9):152-152.
6
梁桂.
中职生学习障碍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6(7):32-33.
7
王国曾.
青少年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对策[J]
.陕西教育(教学),2011(1):10-11.
8
顾亚明.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J]
.考试周刊,2014(70):37-37.
9
段慧丽.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2):99-100.
被引量:9
10
王庆生,尚璇.
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探讨[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31(9):75-77.
被引量:3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