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园艺》
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
contemporary horticulture
同被引文献39
-
1董静洲,易自力,蒋建雄.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现状[J].西部林业科学,2005,34(2):95-101. 被引量:62
-
2薛志成.野生植物蒲公英的开发利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6(4):28-29. 被引量:4
-
3陈随清,董成明,冯卫生.太行山区冬凌草生态环境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5,24(4):33-35. 被引量:9
-
4辛利君.引种冬凌草可致富[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6(3):61-61. 被引量:1
-
5张利民.溪黄草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6(4):36-37. 被引量:3
-
6王新民,李明,介晓磊,边传周,张重义.冬凌草GAP栽培技术标准操作规程[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42-144. 被引量:8
-
7蔡岳文,袁亮,赖小平.溪黄草栽培技术[J].中药材,1996,19(6):276-277. 被引量:2
-
8李国民,李忠超,许凯扬,文李.抗癌植物冬凌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16(2):116-122. 被引量:10
-
9贾永贵.野生冬凌草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4):33-34. 被引量:3
-
10陈林姣.世界香茶菜属(Isodon)植物地理分布及其药用前景展望[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6,17(1):50-5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2
-
1张婉君,樊东升,钱广涛,苏勇,孟祥霄,孙伟,李桂萍,薛建平.冬凌草、溪黄草无公害栽培技术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11):2067-2074. 被引量:5
-
2曾朝棋,廖远忠,张琪,陈兵先,魏文康,张爱霞.溪黄草栽培技术规范[J].种子科技,2024,42(16):21-24.
二级引证文献5
-
1樊东升,张琳,黄敬旺,田瑞昌.济源冬凌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1):23-27. 被引量:2
-
2张福平,陈蔚辉,张秋燕,周燕芳,刘博聪.溪黄草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编制及解读[J].中国标准化,2021(23):214-219.
-
3蔡幸婷,任搏文,李达谅.溪黄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福建轻纺,2022(7):1-7. 被引量:3
-
4李小敏,张佳涵,梁宏轩,黄镇江,张振霞,郑玉忠,陈良辉,刘亚群.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溪黄草药用成分及潜在抗癌的作用机制[J].现代医药卫生,2024,40(6):930-935. 被引量:1
-
5邹泰基,邹泰森.溪黄草护肝作用有效组分的研究进展[J].生物过程,2020,10(2):9-13.
-
1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6(3):4-5.
-
2黄晓星.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23):12-12. 被引量:1
-
3李国奎,侯留祥,周启胜.经济作物向日葵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2):23-23. 被引量:1
-
4吴冬梅.无公害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3):16-16. 被引量:3
-
5李维艳,郑国福,崔秀梅.无公害糜子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2):17-17. 被引量:4
-
6高付银.浅谈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2-32.
-
7李晖.绞股蓝及其驯化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1999(3):26-27. 被引量:1
-
8唐吉鸿,李光美,郑贤庄.野生滇重楼驯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5):172-172. 被引量:3
-
9段金廒,钱士辉,史发枝,袁昌齐.江苏省中药资源生产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1,3(6):42-45. 被引量:4
-
10刘艳芬.浅析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3(15):40-4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