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类学研究的新收获——徐晓光著《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其现代转型研究》评价
被引量:2
出处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02,共3页
Ethno-National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2
-
1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1):83-93. 被引量:268
-
2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5(1):191-204. 被引量:66
-
3徐晓光.从苗族“罚3个100”等看习惯法在村寨社会的功能[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9-15. 被引量:16
-
4徐忠明.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可能前景:超越西方,回归本土?[J].政法论坛,2006,24(1):3-15. 被引量:31
-
5徐晓光.歌唱与纠纷的解决——黔东南苗族口承习惯法中的诉讼与裁定[J].贵州民族研究,2006,26(2):36-43. 被引量:23
-
6亨利·莱维·布律尔.法律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67.
-
7倪正茂.中国法律史研究反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
8徐晓光,龙泽江.贵州“锦屏文书”的整理与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1(1):51-59. 被引量:25
-
9徐忠明.从类型角度谈中国法律史的叙述模式[J].法商研究,2003,20(3):136-144. 被引量:10
-
10曾宪义,马小红.中国传统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法学研究,2003,25(3):30-42. 被引量:27
-
1吴颖,赵友法.浅谈人类社会政治的起源及其发展趋势[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1):89-91. 被引量:1
-
2忧郁的热带[J].华夏地理,2009(12):6-6.
-
3本刊记者.《人大视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征文集》出版[J].人大论坛,2014,0(9):34-34.
-
4吴文勤.《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道德重建》评析[J].江南论坛,2003(4):55-56.
-
52011年2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大事记[J].人大论坛,2011(3):55-55.
-
6吕世伦,叶传星.现代人类学对法起源的解释[J].中国法学,1993(4):46-54. 被引量:6
-
7任国路.中、德、韩婚姻法关于近亲规定的人类学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5,33(1):59-62. 被引量:1
-
8孙平.法律人类学研究的方法及运用——以监狱的调查研究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10(1):9-14. 被引量:1
-
9张曙晖.西方早期人类学研究略论[J].思想战线,2008,34(B06):6-8.
-
10Thomas H.Maugh II,黄景睿.法国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施特劳斯百岁仙逝——其思想曾改变了人类学[J].英语文摘,2010(1):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