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太平道与天师道——札记十一则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曹腾宗族墓砖文与黄巾口号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世所习知。70年代安徽亳县发现曹操宗族的墓葬羣,墓中出有刻有文字的墓砖。这些墓砖较多是筑墓人夫刻的,元宝坑一号墓出有这样两砖值得注意:
作者
唐长孺
锺国发(整理)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历史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出处
《中华文史论丛》
2006年第3期43-76,共34页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天师道
太平道
札记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
70年代
墓砖
宗族
分类号
K23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B959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4
1
曹端波.
唐代户籍制度的转型与人口流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80-84.
被引量:3
2
贾西津.
历史上的民间组织与中国“社会”分析[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3):41-46.
被引量:14
3
论“黄神越章”——兼谈黄巾口号的意义及相关问题[J]
.历史研究,1996(1):125-132.
被引量:15
4
方诗铭.
黄巾起义先驱与巫及原始道教的关系——兼论“黄巾”与“黄神越章”[J]
.历史研究,1993(3):3-13.
被引量:15
5
喻松青.
道教的起源和形成[J]
.历史研究,1963(5):147-164.
被引量:6
6
熊德基.
《太平经》的作者和思想及其与黄巾和天师道的关系[J]
.历史研究,1962(4):8-25.
被引量:24
7
贺昌羣.
论黄巾农民起义的口号[J]
.历史研究,1959(6):33-40.
被引量:5
8
戎笙.
试论“太平经”[J]
.历史研究,1959(11):47-59.
被引量:3
9
范学辉.
论两汉的私人兵器[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52-58.
被引量:4
10
陈鼓应,白奚.
孔老相会及其历史意义[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4):21-2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4
1
程敏华.
《桃花源记并诗》韵散行文受道教影响论说[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1):73-73.
2
杨春宇.
群亦邦本:试论中国的齐民社会与社团正当性[J]
.社会学评论,2017,5(6):69-87.
被引量:2
3
冯渝杰.
“致太平”思潮与黄巾初起动机考——兼及原始道教的辅汉情结与终末论说[J]
.学术月刊,2018,50(5):138-153.
被引量:13
4
孙亦平.
历史与神话双重记载中的张道陵——以江苏沛丰文化为视角[J]
.宗教学研究,2022(3):12-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馮渝傑.
“輔漢”故事在中古的轉用[J]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20(1):1-17.
被引量:2
2
冯渝杰.
中古道教传授仪对汉代皇帝即位礼的仿拟与转化[J]
.学术月刊,2019,51(5):168-184.
被引量:8
3
杨春宇.
“道生法”的社会学意义——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历史视角[J]
.社会学评论,2019,7(5):55-70.
被引量:1
4
王昊哲.
从政教关系视角比较黄巾起义与方腊起义[J]
.文教资料,2019,0(29):83-84.
5
冯渝杰.
游侠、党人与妖贼、隐逸——汉末数类人群的相通性与汉魏禅代的知识背景[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71-84.
被引量:2
6
冯渝杰.
民意操控、皇权危机与党锢之祸——基于政治文化视角的考察[J]
.人文杂志,2020,0(3):78-89.
被引量:2
7
冯渝杰.
“汉家”的光影——中古刘、李、张氏神化的历史与宗教背景[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2):33-43.
被引量:5
8
冯渝杰.
成汉政权的“汉家”认同与宗教乌托邦实践[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3):49-59.
被引量:4
9
陈沛锦,张其成.
《太平经》中的易医思想研究[J]
.医学与哲学,2020,41(22):75-77.
10
冯渝杰.
天子与天师——原始道教国家宗教性格论纲[J]
.人文杂志,2021(3):87-96.
被引量:1
1
杨栓军.
邢襄大地,道不尽的历史文脉[J]
.乡音,2006,0(12):32-33.
2
左金众.
东汉中后期太平道在河北地区形成研究[J]
.邢台学院学报,2016,31(2):16-19.
3
梁少膺.
王羲之“写经换鹅”故事新释[J]
.中国道教,2008(5):18-23.
4
信大炎.
“太平百钱”与道教的关系[J]
.内蒙古金融研究,2003,0(S4):319-320.
5
伍后正.
给朱元璋戴高帽[J]
.可乐,2011(2):78-78.
6
南门太守.
儒学打败黄巾起义?[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6,0(3):68-68.
7
陈显双.
成都市出土“太平百钱”铜母范——兼谈“太平百钱”的年代[J]
.文物,1981(10):55-57.
被引量:13
8
唐昊.
从太平天国的仇恨动员说起[J]
.南风窗,2015,0(1):107-108.
9
朱永龄.
《太平经》和太平道的思想及其对黄巾农民战争的影响[J]
.九江师专学报,1991(3):19-21.
被引量:3
10
喻松青.
道教的起源和形成[J]
.历史研究,1963(5):147-164.
被引量:6
中华文史论丛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