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劳动合同立法争论中需要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
6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所展开的争论,因利益集团博弈的支配而显得异常激烈,对其中就立法目的、指导理论、劳动标准、劳动关系订立和解除或终止等问题所发生的分歧,从理论依据和立法意图上予以了澄清,有助于理性地评价已有的立法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
作者
王全兴
机构地区
湖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8,共10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立法目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劳动标准
“宽进严出”
分类号
D922.52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01
同被引文献
768
引证文献
65
二级引证文献
525
参考文献
20
1
《劳动合同法》
2
《就业促进法》.
3
《劳动争议处理法》.
4
.《社会保险法》[Z].,1946..
5
《发言摘登:分组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一)》.中国人大网,http://www.npe.gov.cn/zgrdw/common/zw.jsp?label=WXZLK&id=3438838&pdme=1503,2005年12月29日访问.
6
孙立平.《劳动者工资低导致中国经济恶性循环》.《经济观察报》,2005年10月31日.http://finance.bokee.com/Economy/commen-ec/65655.shtml.
7
杨大侃.《中国经济增长对外需依赖越来越大》.http://www.macrochina.com.cn/jjqy/6/
8
陈志武.《为什么中国的劳动力总是很便宜》.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250174.shtml
9
王全兴.
我国劳动合同立法的基本取向[J]
.中国劳动,2005(7):11-14.
被引量:17
10
《关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修改意见与建议》(2006年4月7日).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未来改革重中之重:改革金融体系[J]
.经理人内参,2004(15):10-10.
被引量:1
2
[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A].王闯译.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8卷[C].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307页.
4
[英]罗宾·科恩 保罗·肯尼迪 文军等译 汪和建校.《全球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页.
5
赵婕.《去年我国GDP居世界第7》,http://WWW.xhby.net/xhby/content/2004—05/19/content_433195-htm.
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
共引文献
201
1
喻术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在华外籍劳工权益之保护[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197-206.
被引量:1
2
周圆.
数字时代算法用工管理对劳动法的挑战及应对[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6):129-146.
3
章晓明.
规制与规避:《劳动合同法》“强制缔约”与“解雇保护”条款的检讨与调适[J]
.经济法论坛,2021(1):240-253.
被引量:1
4
刘琦.
风险社会的挑战与经济法应对——整体主义视角的解析[J]
.经济法论坛,2020(2):39-50.
被引量:7
5
袁兵喜,林振彪.
论《劳动合同法》倾斜保护的限度——以劳动合同解除制度为例[J]
.法治论坛,2019(2):279-288.
被引量:1
6
田思路.
工业4.0时代的从属劳动论[J]
.法学评论,2019,37(1):76-85.
被引量:111
7
郑潇潇.
论《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保护——以服务期制度中违约金的性质探讨为视角[J]
.法制博览,2019,0(36):135-136.
被引量:1
8
杨三正,苏泽儒.
劳动法之于人工智能的应然性回应[J]
.东南法学,2021(1):18-31.
被引量:2
9
黄贞珠.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者身份之辨[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1):174-176.
10
李培志.
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4,38(S01):23-27.
同被引文献
768
1
李晓倩.
高等学校“非升即走”合同纠纷的裁判路径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21(6):84-89.
被引量:6
2
王全兴.
《民法典》背景下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J]
.中国法学,2023(3):25-45.
被引量:11
3
谢增毅.
劳动法典编纂的重大意义与体例结构[J]
.中国法学,2023(3):5-24.
被引量:21
4
王天玉.
平台用工的“劳动三分法”治理模式[J]
.中国法学,2023(2):266-284.
被引量:52
5
沈建峰.
数字时代劳动法的危机与用工关系法律调整的方法革新[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119-135.
被引量:31
6
朱明哲.
法典化模式选择的法理辨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89-112.
被引量:110
7
吕惠琴.
法律父爱主义视阈下的劳动权保护路径[J]
.民商法论丛,2020(2).
被引量:1
8
沈建峰.
劳动基准法的范畴、规范结构与私法效力[J]
.法学研究,2021(2):76-94.
被引量:33
9
李建强,赵西亮.
劳动保护与企业创新——基于《劳动合同法》的实证研究[J]
.经济学(季刊),2020,19(1):121-142.
被引量:55
10
周圆.
社会法对平等就业权私法救济困境的破解研究[J]
.河北法学,2023,41(2):162-18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5
1
周圆.
数字时代算法用工管理对劳动法的挑战及应对[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6):129-146.
2
李凤琴.
涉外劳动争议中中国劳动法律规范的适用[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4):131-136.
被引量:5
3
董保华.
中国劳动基准法的目标选择[J]
.法学,2007(1):52-60.
被引量:42
4
吴志攀,肖江平.
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法创新[J]
.中国法学,2007(1):162-174.
被引量:14
5
王全兴.
基于法益结构的制度选择——《劳动合同法(草案)》中若干选择的评析与建议[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2):16-21.
被引量:13
6
董保华.
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辨[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2):22-29.
被引量:59
7
董保华.
论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J]
.现代法学,2007,29(6):69-75.
被引量:58
8
董保华.
从裁员潮看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思路设计与调整[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24(12):67-71.
被引量:16
9
吴弘侃.
浅析《劳动合同法》立法目的[J]
.现代商业,2008(11):276-276.
被引量:1
10
陈万平.
论我国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的构建[J]
.当代经济,2008,25(1):36-3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25
1
李建欢.
整体主义方法论下的经济法权利体系再探——基于主体差异性的分析[J]
.湘江青年法学,2023(1):206-227.
2
冯彦君,汤优佳.
“精准扶贫”法实现的困境与出路[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186-196.
被引量:1
3
卫学莉,张帆.
弱势群体保护:社会权对社会阶层的作用机制[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12):24-26.
被引量:1
4
贺茜,吴凯.
劳动人格权的证成与日本女性劳动法益的特殊保护——以横滨地裁平19·1·23案判解为中心的考察[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19(1).
5
黄振华.
企业自动化办公软件的应用与价值探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3):62-63.
被引量:1
6
闫小乐.
雇佣、劳动关系的法理辨析及调整方式[J]
.文化学刊,2021(2):160-164.
被引量:1
7
朱晓峰.
数字时代离线权民法保护的解释路径[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3):24-42.
被引量:13
8
丁晓东.
社会法概念反思:社会法的实用主义界定与核心命题[J]
.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85-99.
被引量:21
9
周汉华.
互操作的意义及法律构造[J]
.中外法学,2023,35(3):605-624.
被引量:25
10
李丁,张耀军,巫锡炜,余丹林.
政策执行与市场分割:《劳动合同法》长期影响的异质性研究[J]
.开放时代,2021(5):174-193.
1
张澍.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探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9(6):85-86.
被引量:6
2
董保华.
劳动法的国家观——劳动合同立法争鸣的深层思考[J]
.当代法学,2006,20(6):27-31.
被引量:8
3
张晓军.
从利益集团博弈的视角分析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6):37-40.
4
陈新.
将利益冲突转化为立法争论——兼论地方立法在解决利益冲突中的地位[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74-78.
被引量:2
5
俞梅荪,雍纪华.
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法律 两会代表委员提议:修改新颁《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我国首次立法争论的进展[J]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2(2):1-3.
6
杨玲玲.
关于《劳动合同法(草案)》的几点思考[J]
.中国保安,2006(8):23-25.
7
田成平.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说明——2005年12月24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2):126-129.
被引量:1
8
望芳.
劳务派遣的出路何在[J]
.工友,2007(6):14-15.
9
孙瑞灼.
对《劳动合同法(草案)》的三点建议[J]
.观察与思考,2006(7):7-7.
10
胡光宝.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2006年12月24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7(5):423-428.
被引量:2
法学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