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党的执政生态论略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主体,与执政环境共同构成执政生态系统。执政生态系统的多层次性和多因素性,要求党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执政生态限制因素的历史性、阶段性,要求党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先进性;努力拓宽党的执政生态幅,要求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高执政生态阈值。
作者
梁庆周
陈元中
机构地区
广西民族大学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51,共3页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关键词
执政生态
主体
执政生态幅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3
1
朴林.
把握执政环境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6):33-37.
被引量:9
2
刘京希.
生态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
.江海学刊,2001(4):64-69.
被引量:6
3
陈元中.
论中共执政文化建设的特征、作用和任务[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4):45-4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2.
2
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5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1-2.
9
张友澄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7页.
10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7,18-19页.
共引文献
21
1
梁春阳.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3):21-25.
被引量:1
2
赵自力.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研究综述[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21(5):55-59.
3
郭庭天.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6(1):83-89.
被引量:9
4
谢嘉梁.
新世纪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课题——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理论研究评述[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15(1):14-20.
5
谢嘉梁,胡祖凤.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研究概述[J]
.党政干部学刊,2007(3):26-27.
被引量:1
6
钟秀利,杨艳春,罗春洪.
试析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执政文化的视角[J]
.求实,2007(11):31-33.
被引量:45
7
李芳,刘仕国.
新疆各族干部对执政环境的认知状态的调查与分析[J]
.实事求是,2007(6):53-55.
8
卢少求.
近年来执政文化研究述评[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2-84.
9
张秀华.
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及其治理意义[J]
.现代农业科技,2010(8):301-301.
10
赵淑梅.
新时期以来国内“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综述[J]
.延边党校学报,2008,23(4):24-2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赵金勇.
论党的执政系统的生态平衡[J]
.理论学刊,2005(5):49-50.
被引量:4
2
王宝明.
依法治国营造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24-24.
被引量:1
3
沈贞伟.
党的执政生态变化与党的现代化[J]
.实事求是,2006(1):52-53.
被引量:2
4
孔德永.
政治认同的逻辑[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4-128.
被引量:129
5
徐玉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党建方式转型[J]
.理论探讨,2007(3):121-123.
被引量:10
6
陈淅闽.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7
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92,594.
8
刘京希.政治生态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9
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N].学习时报,2009-11-17.
10
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引证文献
5
1
徐玉生.
论执政生态及其对执政规律的解析[J]
.理论探讨,2011(1):40-43.
被引量:7
2
徐礼红,徐玉生.
论执政生态研究的现状和意义[J]
.前沿,2011(2):190-194.
被引量:3
3
汪火良.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党的执政环境[J]
.前沿,2015(7):68-70.
被引量:3
4
徐玉生,高福兴.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政治生态建设及其当代价值[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12):20-25.
被引量:7
5
汪火良.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党的执政环境[J]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6(1):214-2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王雷雨,王立新.
新时代廉洁政治生态建设:动力、机理与路径[J]
.社会科学,2021(6):57-67.
被引量:4
2
胡小君.
县级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的基本规律探析——基于常熟实践的思考[J]
.东吴学术,2012(3):111-114.
3
徐岩.
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生态化转向[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0(5):27-29.
被引量:1
4
徐岩.
党的生态执政论略——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3):52-54.
5
徐玉生,高福兴.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政治生态建设及其当代价值[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12):20-25.
被引量:7
6
徐玉生.
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10):5-11.
被引量:2
7
房世刚.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J]
.理论导刊,2016(12):49-53.
被引量:2
8
王宇.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J]
.世纪桥,2016(12):37-38.
被引量:1
9
代金宝.
浅析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政治生态建设的当代价值[J]
.神州,2017,0(8):221-222.
10
纪明.
当前我国政治生态的困境和破解——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我国政治生态构建研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2017,0(5):26-29.
被引量:1
1
程冠军.
官员如何用好网络——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蔡奇[J]
.现代人才,2012,0(5):18-21.
2
张希贤.
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J]
.石油政工研究,2008(2):36-38.
3
屠军.
双管齐下纠治干部不作为、慢作为[J]
.领导科学,2015(11):44-44.
4
车辚.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态与执政安全[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4):74-77.
被引量:2
5
刘佳.
执政生态与党内利益冲突的防范与治理[J]
.宁夏党校学报,2013,15(2):47-51.
6
车辚.
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的变革能力分析[J]
.桂海论丛,2013,29(1):81-85.
7
车辚.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态与执政资源[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4):8-12.
被引量:4
8
章锦.
尊重网络民意昭示执政生态转变[J]
.民族论坛,2008(7):16-16.
9
沈贞伟.
党的执政生态变化与统一战线的整合功能[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1):63-65.
被引量:1
10
朱进芳.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价值观的创新发展及其历史经验——执政生态变迁的视角[J]
.理论导刊,2013(2):8-11.
理论探索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