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热病学的临床研究述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中医热病学之病因病机、诊断和辨证方法以及治疗理论等研究热点予以述评,以冀对目前中医热病学之研究状况有一清晰认识。
作者
焦扬
姜良铎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9期1020-1021,共2页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热病学
临床研究
述评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3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5
1
姜良铎,张文生.
从毒论治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2-3.
被引量:194
2
杨钦河,彭胜权.
伏气学说及其对外感热病的临床意义[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6):413-414.
被引量:9
3
姜良铎,焦扬.
中医热病学研究展望[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5.
被引量:12
4
董建华 杜怀棠 周平安 等.急性热病临床研究的初步设想[J].中医杂志,1985,26(1):62-64.
5
刘兰林,杨进,倪媛媛.
构建外感热病辨证体系的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0-22.
被引量:18
6
姜春华.时代要求我们对治疗温病要掌握截断方药[J].新医学,1978,(12):3-3.
7
杨进.
温热病热瘀证治初探[J]
.江苏中医,1998,19(10):3-6.
被引量:5
8
高雅,李更生.
论益气扶正法在外感热病中的应用[J]
.中医研究,2002,15(4):49-51.
被引量:6
9
陈建章.
“温凉并用”治疗外感热病的认识与临床实践[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1):55-56.
被引量:5
10
郭教礼,张宏伟,孙远岭.
张学文教授学术思想勾玄[J]
.中医药学刊,2004,22(4):585-586.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范淑惠,陕西中医,1990年,11卷,10期,471页
2
王少浪,陕西中医,1990年,11卷,3期,136页
3
董建华,中医杂志,1985年,26卷,1期,62页
4
姜春华,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12期,3页
5
邓铁涛.外感病辨证统一小议[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3):6-6.
6
方肇勤.
开拓“证”研究新途径的思考[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4):4-5.
被引量:28
7
刘兰林.
外感病蓄血证治源流及辨析[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3):147-148.
被引量:1
8
刘兰林,王灿晖,杨进.
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古今主要文献研究[J]
.中医文献杂志,2004,22(1):52-5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232
1
宋丹君,李品,冷嘉鹏,庞立健,臧凝子,吕晓东.
基于烟草烟雾致病研究进展刍议“烟毒”之外内因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0):3193-3200.
被引量:1
2
王艺颖,李瑛.
浅谈中医"解毒"之思路[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43):207-208.
3
戚正本.
论体育健身运动的祛毒功能[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6):42-43.
被引量:1
4
殷允诚.
陈宪海辨治老年人肺炎经验拾萃[J]
.湖北中医杂志,2004,26(7):18-19.
被引量:6
5
高宇,张军平.
“阳微阴弦”在冠心病介入术后新解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53-54.
被引量:1
6
张晓岚.
高血压肾损害从瘀毒论治[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55-56.
被引量:11
7
徐中环,王承平.
试论肝其华在面[J]
.光明中医,2004,19(4):3-5.
被引量:5
8
戚正本.
浅议体征选材法[J]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4):457-460.
9
吴子辉,吴林.
毒为出血性中风至笃之本——三因级联 内毒为本[J]
.广西中医药,2005,28(1):49-50.
被引量:11
10
曹志群.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之瘀毒说浅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1):66-66.
被引量:19
同被引文献
11
1
窦红霞,高玉兰.
防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9,26(2):15-17.
被引量:185
2
戴磊,曾祥珲,唐雪春.
中西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2):204-207.
被引量:32
3
庄丽,张超,阿里穆斯.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2):378-380.
被引量:92
4
李仁国.
柴胡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分析[J]
.陕西中医,2013,34(6):750-751.
被引量:123
5
杨兴嫕,史锁芳,周奎龙,王娟.
甘草及其组分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机理研究[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5):933-935.
被引量:17
6
焦扬,杨效华,刘娟.
活血解毒法治疗耐药菌致细菌性肺炎57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5):53-54.
被引量:16
7
张翠英,章洪,戚琼华.
川芎的有效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264-2266.
被引量:143
8
王雅芳,李婷,唐正海,陈修平,王一涛,陆金健.
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06-211.
被引量:196
9
李岩.
白芍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
.职业与健康,2015,31(15):2153-2156.
被引量:126
10
王智云,孙玉刚,王麟,马正云,韩刚.
乌梅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9):200-202.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
1
林鸿春,李楠,焦扬,蔡玲玲.
疏风宣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42例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12-1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兴华.
疏风宣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风邪犯肺证100例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2020(33):108-109.
2
冷报浪,梁斌.
疏风降气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激发试验阴转率的影响[J]
.中国医师杂志,2018,20(2):259-261.
被引量:2
3
韩克华,于乐泳,姜伟洲.
补肾疏风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8,33(4).
被引量:2
4
刘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3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1):114-115.
被引量:1
5
何红晖.
疏风宣肺止咳汤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197-198.
被引量:1
6
石钢.
疏风宣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7):221-222.
被引量:4
7
徐军鹏,胡国豪.
益气理肺方联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3):5702-5705.
被引量:7
8
潘阳琼,陈豪,黄晗,梁利红,卢红霞,张婷,曹欢,何倩倩,许丽萍.
滋阴清嗓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期患儿IgE、IL-4、IL-5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J]
.中医药学报,2020,48(3):38-42.
被引量:16
9
黄建力,杨志富.
疏风宣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20,27(8):936-939.
被引量:8
1
熊斌,林飞.
熊魁梧《中医热病学》评述[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80-80.
2
李同宪,李月彩,等.
现代感染病学与现代中医热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融性的探讨[J]
.现代中医,1999,12(2):37-38.
3
姜良铎,焦扬.
中医热病学研究展望[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5.
被引量:12
4
白庆元.
从卫气营血与六经辨证的关系试谈伤寒与温病学说的统一[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1989,23(3):15-16.
5
张志明.
姜良铎教授治疗热病重症经验举隅[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12-512.
被引量:1
6
姜良铎,张永生.
热病的中医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5):389-389.
被引量:4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