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代化改造
被引量:
2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民事检察监督的模式论根据笔者的观察,民事诉讼检察监督模式,从历史到现实,可以抽象出四种模式。即:(1)国家干预型监督模式,简称“干预型模式”;(2)法治统一型监督模式,简称“法治型模式”;(3)程序保障型监督模式,简称“保障型模式”;(4)公益代表型监督模式,简称“公益型模式”。
作者
汤维建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8,共5页
The Jurist
基金
最高人民检察院2005年度重点课题部分成果
关键词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现代化改造
监督模式
程序保障
民事诉讼
国家干预
公益型
简称
模式论
法治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TG333.7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219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82
参考文献
1
1
江平.
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思考[J]
.中国法学,1993(1):7-12.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26
1
李湘刚.
宪法实施条件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5):108-110.
被引量:1
2
于善旭.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行的时代背景[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11(4):1-6.
被引量:6
3
韩德培,肖永平.
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国际私法立法的重构[J]
.法学评论,1994,12(5):1-18.
被引量:12
4
程宗璋.
论新时期中国农民角色的法律定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0(1):44-47.
被引量:1
5
刘广东.
构建有利于青年成长的文化环境[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1):95-97.
6
刘晓琳,付瑜.
论宪法权威[J]
.中国商界,2008(8):172-173.
被引量:1
7
蔡梅.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权力制约[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465-467.
被引量:1
8
汤维建.
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定位及完善[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15(1):66-74.
被引量:30
9
周汉德,陈政.
设立中公司法律问题及其立法研究[J]
.法制与经济,2008,17(11):76-76.
10
朱维中.
中国海商法中的意思自治及其限制[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15(4):45-48.
同被引文献
219
1
刘志刚,平凡.
法律监督体系与监督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检察监督[J]
.河北法学,2022,40(11):20-45.
被引量:18
2
高冠宇.
检察办案组织改革的法理思考[J]
.河北法学,2020,0(3):80-92.
被引量:4
3
郑晓剑,李启明.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104-108.
被引量:1
4
吴泽勇.
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J]
.法律科学,2004,22(4):60-67.
被引量:28
5
万毅,李小东.
权力的边界:检察建议的实证分析[J]
.东方法学,2008(1):133-142.
被引量:44
6
杨立新.
新中国民事行政检察发展前瞻[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9,26(2):3-13.
被引量:47
7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93(1):83-103.
被引量:754
8
陈卫东,王国征.
论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法律关系[J]
.政法论坛,1993,11(4):30-35.
被引量:1
9
贺卫方.
异哉所谓检察官起立问题者——与龙宗智先生商榷[J]
.法学,1997(5):59-61.
被引量:27
10
陈桂明.
民事检察监督之系统定位与理念变迁[J]
.政法论坛,1997,15(1):86-93.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28
1
吴宏耀,苗生明,魏晓娜,宋英辉,汤维建,王锡锌,秦前红,巩固.
大家谈:新时代检察基础理论的重点问题[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72-100.
被引量:23
2
陈炜彤,王贵生.
民事检察监督中抗诉与再审检察建议路径选择研究[J]
.河北法学,2024,42(11):182-200.
被引量:1
3
李政宏.
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正当性分析[J]
.楚天法治,2019,0(27):42-42.
4
郑晓剑,李启明.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完善[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104-108.
被引量:1
5
彭浩晟,郑金玉.
论我国民事检察监督模式的转换[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5):161-166.
被引量:4
6
汤维建.
理念转换与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
.法学家,2007(1):81-84.
被引量:3
7
陈桂明,侍东波.
试论民事诉讼法学的进路——以2006年研究成果为对象的总结与分析[J]
.中国法学,2007(2):159-171.
被引量:6
8
汤维建.
论司法和谐的程序保障[J]
.人民司法,2007(07S):51-55.
9
唐东楚.
论民事抗诉监督的信任保证[J]
.河北法学,2009,27(3):27-29.
被引量:3
10
许尚豪.
诉中监督与审判独立的法理思辩[J]
.政治与法律,2009(6):30-35.
二级引证文献
82
1
贺宁.
法官责任制度的双重逻辑与价值衡量[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30-145.
被引量:5
2
池通.
监察委员会外部权力型监督制约的逻辑与路径[J]
.法律和政治科学,2022(1):123-145.
被引量:1
3
陶长玲.
论代位执行制度[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54-56.
4
徐清宇,刘仁海.
打破自我封闭:诉讼程序改革与完善的紧要课题[J]
.法律适用,2010(11):72-75.
被引量:1
5
彭志刚,于伟香.
论基层检察机关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6):81-87.
被引量:9
6
王朝辉.
民事抗诉制度的程序冲突与改造[J]
.法律适用,2011(8):52-55.
被引量:2
7
汤维建.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现代视角及其关注重点--以2007年的研究为基准的介绍[J]
.法学家,2008(1):93-97.
被引量:3
8
徐昀.
“调判结合”的困境——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J]
.开放时代,2009(6):98-115.
被引量:14
9
熊跃敏,周静.
诉讼程序运行中当事人与法院的作用分担论略——以协同进行主义为视角[J]
.江海学刊,2009(3):138-142.
被引量:6
10
郑晓剑,邱鹭风.
质疑“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取消论”——兼论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代化构造[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6(3):59-64.
1
朱婵玲.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改造[J]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2):95-97.
被引量:3
2
孙沛成.
有限公司存废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43-49.
被引量:6
3
赵钧天.
中国传统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改造[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4):180-180.
4
廖晶晶.
论构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法理依据[J]
.成功,2009(11):289-289.
5
蔡国辉,袁辉根.
公益型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07(2):160-161.
被引量:2
6
郭少华.
公益型环境纠纷化解机制研究[J]
.才智,2014,0(29):259-259.
7
杨天健,张光利.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窘境与突破[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8(1):49-51.
被引量:1
8
黄海敏.
金正日访俄“一石击三鸟”[J]
.瞭望,2001(33):54-55.
9
谢玲丽.
应对危机的第四种途径:努力建设公益型服务岗位——上海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发展研究[J]
.中国社会工作,2009(22):12-14.
10
张媛.
为推进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J]
.宁夏人大,2012(2):20-20.
法学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