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芦荟的综合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医药、保健品、饮食、化妆品、农业及环保等方面介绍了芦荟综合利用的现状,并对芦荟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
铁军
白海艳
赵芳芳
机构地区
长治学院生化系
出处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4期22-24,共3页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关键词
芦荟
综合利用
展望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93
同被引文献
186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76
参考文献
18
1
汪发瓒,唐进.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2
熊佑清.芦荟[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60-70.
3
铁军,金山,白海艳,吴志萍.
元江芦荟与皂质芦荟的杂交育种及POD同工酶比较[J]
.云南植物研究,2005,27(3):288-294.
被引量:5
4
张振杰,赵秀英,郝志显,姜菊梅,王教材,汪佑民,张宏利.
芦荟化学成分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1990,10(2):135-140.
被引量:25
5
广东省植物研究所.海南植物志(第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13.
6
铁军,金山,白海艳,吴志萍.
六种芦荟属(Aloe L.)植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描述[J]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1(5):7-10.
被引量:8
7
张建德.
芦荟及其研究利用[J]
.生物学教学,1999,24(1):42-43.
被引量:7
8
张镜清.
芦荟[J]
.生物学通报,1999,34(11):44-45.
被引量:12
9
倪同汉.
神奇的芦荟(上)[J]
.中国野生植物,1989(1):20-25.
被引量:15
10
顾文祥 等.芦荟栽培与加工利用[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王啸天,林桂荣,蔡振华.
芦荟美容膏治疗青年痤疮临床小结[J]
.辽宁中医杂志,1987(9):27-27.
被引量:11
2
黄安.
芦荟在洗发香波配方中性能的初步研究[J]
.热带林业,2003,31(2):48-49.
被引量:3
3
晏新安,符毓秦,刘玉媛.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叶片解剖及同工酶分析[J]
.陕西林业科技,1989,13(4):5-9.
被引量:5
4
袁阿兴.
斑纹芦荟中异芦荟苦素的分子结构[J]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09-611.
被引量:5
5
包国荣,林超英,曾道华,刘兴加.
中国芦荟汁的毒理研究及临床初步观察[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4,4(4):25-27.
被引量:11
6
袁阿兴,康书华,覃凌,阮斌,樊亦军.
斑纹芦荟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草药,1994,25(7):339-341.
被引量:30
7
钟正贤,周桂芬.
芦荟多糖对实验性胃溃疡作用的初步观察[J]
.中草药,1995,26(2):83-83.
被引量:35
8
樊亦军,李茂,杨婉玲,覃良,周军,李伟芳,陈定南,袁阿兴,卢广荣,李加辉.
芦荟提取物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临床观察[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2):42-44.
被引量:21
9
孙浩.
孙谨臣运用泻心汤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J]
.中医杂志,1989,30(1):19-20.
被引量:2
10
黄苏珍,顾姻贺,善安.
鸢尾属(IrisL.)植物的杂交育种及其同功酶分析[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6,5(4):38-41.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193
1
韩莹莹,赵海浪,谭玉静,韩琦.
护肤纺织品的发展和研究现状[J]
.纺织检测与标准,2020(5):10-12.
被引量:2
2
冯咏梅,常秀莲,常晓娟,夏尚文,柳婵.
热水浸提法提取库拉索芦荟花多糖的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7,20(3):183-185.
被引量:11
3
李秀.
“芦荟热”中说芦荟[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3):5-7.
被引量:1
4
王淑华.
芦荟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分析[J]
.江苏化工,2007,26(5):15-18.
5
孙海燕,王绿娅,吕树铮.
芦荟的化学成分与应用概况[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1(2):40-43.
被引量:6
6
李洋,陆燕.
芦荟药用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5):27-29.
被引量:25
7
季宇彬,邹翔,高世勇.
芦荟多糖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4):377-381.
被引量:15
8
都兴范,王关林.
芦荟汁对植物生长调控作用的研究[J]
.生物技术,2004,14(4):62-63.
被引量:3
9
蒋林,徐鸿华,邓爱清,宁波,张全波,张亦寿.
库拉索芦荟GAP基地环境质量的评价[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3):3-6.
被引量:5
10
蔡华珍,袁少响.
芦荟复合果丹皮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04,29(7):47-5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86
1
杨武英,上官新晨,徐明生,蒋艳,吴少福,陈木森.
聚酰胺树脂精制青钱柳黄酮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2):320-324.
被引量:18
2
魏林郁,张洁,侯慧芳.
芦荟多糖对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外医疗,2008,27(23).
被引量:11
3
邹冬梅,王明月,陈成海,王建荣,蒋昌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及芦荟制品中的芦荟甙[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4):540-543.
被引量:5
4
李洋,陆燕.
芦荟药用的最新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5):27-29.
被引量:25
5
郑苗.
神奇的药用植物——芦荟[J]
.大自然,2004(5):49-49.
被引量:1
6
魏玉辉,张承忠,李冲,陶保全.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Ⅰ)(英文)[J]
.中草药,2004,35(7):732-734.
被引量:21
7
蔡华珍,袁少响.
芦荟复合果丹皮的研制[J]
.食品科技,2004,29(7):47-50.
被引量:6
8
许慧卿,夏启泉.
食用昆虫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21(3):20-23.
被引量:14
9
陈贵堂,赵霖.
植物蛋白的营养生理功能及开发利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9):137-140.
被引量:55
10
梁艳,宋宏新.
芦荟的药用与保健[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5):114-114.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8
1
柳艳,李磊.
食品新资源的健康促进作用[J]
.食品科技,2007,32(6):1-4.
被引量:2
2
覃惠敏,梁永生,陈全斌.
文献分析我国芦荟研究现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3):5-6.
3
谢宗波,姜国芳.
中华芦荟活性物质提取及其抑菌性能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03-1704.
被引量:15
4
谢宗波,姜国芳,钟少林,乐长高.
芦荟提取物抗菌作用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9):61-63.
被引量:19
5
王强,隆小华,刘兆普,郑青松,刘玲,陈浩,杜爽.
芦荟蒽醌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11):486-489.
6
徐蓉,李燕.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库拉索芦荟中芦荟苷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8,29(11):165-168.
7
甘丽萍,刘其元,祁俊生,郑克均,吴应梅.
三峡库区库拉索芦荟产业发展现状与综合种植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5):93-95.
被引量:2
8
李启虔,李军生,阎柳娟,路燕.
芦荟保健食品的潜在安全隐患分析[J]
.中医杂志,2010,51(S1):260-262.
被引量:8
9
杨武英,上官新晨,吴磊燕,杨勇,李洪敏,姜醒.
大孔树脂精制芦荟叶黄酮的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1):169-174.
被引量:8
10
甘丽萍,张小燕,吴应梅,祁俊生.
三峡库区库拉索芦荟不同栽植方式的比较试验[J]
.北方园艺,2010(16):92-9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6
1
Litipijiang Aibibula,Pang Xiaobo,Zhu Yun,Huang Jian,Wang Hangyu,Gao Le,Liang Xu,Chen Long,Zhang Ke,Wang Jinhui.
Analys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Uighur formulation Baixuan Xiatare using three-stage infrared spectroscopy[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0,40(5):875-882.
被引量:1
2
何爱玲.
芦荟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70-72.
被引量:6
3
卢训丛,尚扬,石孟琼.
食用和药用芦荟的毒性问题与品种选择[J]
.中药与临床,2011,2(5):4-5.
被引量:3
4
侯海龙,苏燕,满晓玮,张路,洪宝林,石学峰.
我国新资源食品食用情况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6):1897-1901.
被引量:3
5
王锦旭,王鑫,叶敬波,朱一平,官展文,何炎明.
芦荟提取液抗菌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78-5479.
被引量:6
6
许毅,赵年华,兰真,罗静,魏仁均.
四川省新资源食品卫生质量监测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8,24(12):1009-1011.
7
王莲,吕方,张荣泉.
植物芦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2009,21(2):63-65.
被引量:23
8
唐国荣,叶楚剑,蔡林雪,孙建军,吴斌,周清碧.
芦荟酒剂治疗慢性疼痛6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4):8482-8482.
被引量:1
9
唐国荣,叶楚剑,蔡林雪,孟倩颖,吴斌,郑于星.
芦荟酒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23):2040-2041.
10
李培,陈少明.
超声波辅助萃取芦荟中蒽醌类化合物工艺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67-5869.
被引量:13
1
秦霞,罗晓芳.
芦荟离体培养的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03,18(1):87-92.
被引量:1
2
韩振奎.
剩菜回锅毒更毒[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12):43-43.
3
吴虹,万延坊.
铭心刻骨农垦情[J]
.中国农垦,2016,0(7):61-62.
4
吴开秀.
《农村百事通》生产生活不可少[J]
.农村百事通,2001(18).
5
周涤,王贤,刘凡,姚磊.
我国芦荟产业化的发展[J]
.北京农业科学,2001,19(1):17-20.
被引量:3
6
利顺欣.
悬铃木的开发利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79-1280.
被引量:21
7
陈光辉.
米尔扎依提:守护南疆的白衣使者[J]
.科学中国人,2012(22).
8
刘占山,柏连阳,邬腊梅.
农药中应用医药剂型概况及展望[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32(3):14-16.
9
刘怡萱.
中草药除菌安全更高效 绿色妈妈开启室内净化新时代[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09(11):30-31.
10
赫捷:柳刀无影,大爱有形[J]
.中国科技信息,2012(16):19-20.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