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3,共2页
China Tropical Agriculture
同被引文献330
-
1许可,乔思研.天然橡胶国际定价权的思考——基于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J].中国证券期货,2020(4):30-36. 被引量:2
-
2李晓春,潘金德,毛春国,钱亚红.原子荧光法测定植物样品中的硒[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8,15(3):46-50. 被引量:7
-
3李雯,邵远志,甘晓玲,吴坤富.槟榔果实贮藏保鲜方法初探[J].贵州科学,2005(z1):69-72. 被引量:8
-
4孟庆瑞,杨建民,樊英利.果树抗寒机制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87-91. 被引量:40
-
5卢树昌,牟善积.现代持续农业平衡施肥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z1):135-138. 被引量:10
-
6颜炳稳.漫话海南的槟榔[J].生物学教学,2000,25(9):43-44. 被引量:12
-
7宋增山,卢希悦.论商品经济中“农业的特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农产品价值决定及其价格形成的规律性的探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6(2):95-100. 被引量:2
-
8刘家声.制定农产品价格必须考虑级差地租的因素[J].农业经济问题,1981,2(1):46-53. 被引量:2
-
9陈继昌.农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80,1(11):26-29. 被引量:2
-
10黄海.判断果树修剪是否正确的简便方法[J].中国农垦,1997,0(2):28-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6
-
1朱日高.剪叶对槟榔生长状况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118-120.
-
2董志国,刘立云.槟榔不同叶序Fe、Mn、Cu、Zn的测定与变化规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34-36.
-
3陈良秋.海南岛槟榔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S):76-77. 被引量:10
-
4陈良秋,万玲.我国引种槟榔时间及其它[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2):48-50. 被引量:20
-
5何振革.海南省槟榔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09-110. 被引量:23
-
6黄玉林,王铭,张欣英,张海德,何继芹.槟榔果中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下),2007(7):16-18. 被引量:8
-
7单家林,余琳,郑学勤.海南岛土著药用木本植物的区系组成与特征[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3):26-28.
-
8单家林,余琳,郑学勤.海南岛土著药用木本植物区系及其应用现状调查[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8,37(2):53-56.
-
9邓秀成.海南槟榔产业格局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热带农业科学,2008,28(3):47-50. 被引量:12
-
10董志国,刘立云.山地栽植槟榔的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8(8):48-4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51
-
1尹明松,潘飞兵,郭建行,冀晓龙,刘延奇.槟榔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15):219-224. 被引量:22
-
2陈冠林,胡坤,高永清,邓晓婷,徐金瑞.紫红肉火龙果果皮色素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418-422. 被引量:6
-
3徐建辉,沙林华,陈攀,陈琳,罗湘粤.海南省三市县槟榔蚜虫危害情况调查[J].热带林业,2014,42(2):37-39. 被引量:3
-
4刘振春,鲍晓亮.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黑米原花青素的工艺研究[J].当代生态农业,2013,22(Z1):62-69. 被引量:4
-
5董志国,刘立云.槟榔不同叶序Fe、Mn、Cu、Zn的测定与变化规律[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12):34-36.
-
6陈良秋.我国槟榔栽培与产业发展现状[J].现代农业科技,2007(22):60-60. 被引量:18
-
7董志国,刘立云.山地栽植槟榔的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8(8):48-49. 被引量:3
-
8黄山春,马子龙,吕烈标,覃伟权,李朝绪,李科明.海南槟榔种植地区红脉穗螟发生为害特点及其防治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9):81-83. 被引量:12
-
9董志国,刘立云.NaCl胁迫对槟榔种果发芽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2):105-106. 被引量:1
-
10黄山春,吕烈标,覃伟权,马子龙,李朝绪,韩超文.我国经济棕榈植物潜在危险性害虫名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4):276-282. 被引量:6
-
1余凤玉,朱辉,覃伟权,马子龙.槟榔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2008,37(3):54-56. 被引量:6
-
2晏小霞,王祝年,王建荣.槟榔种质资源研究概况[J].中国热带农业,2008(5):34-36. 被引量:15
-
3彭朝忠,段立胜,彭建明,许从恒.西双版纳砂仁高产高效栽培关键环节[J].中国热带农业,2006(5):64-64. 被引量:1
-
4杜道林,甘炳春,王有生,冯锦东,陈伟平.槟榔种质初步评价研究[J].中国种业,2005(7):37-38. 被引量:27
-
5尤仲杰,余辉,施泓冰.槟榔果肉、皮、花、梗、根的氨基酸成份及含量分析与研究[J].福建分析测试,1996,5(4):581-583. 被引量:3
-
6周亚奎,战晴晴,杨新全,卢丽兰,甘炳春.海南槟榔黄化病发生及对产量的影响调查[J].中国森林病虫,2014,33(2):24-25. 被引量:7
-
7李小园,熊惠波.海南槟榔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07(6):15-16. 被引量:1
-
8范海阔,黄丽云,周焕起,陈良秋,冯美利,唐龙祥.槟榔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7,36(4):27-29. 被引量:16
-
9王凯.西双版纳[J].初中生之友(青春号)(中),2012(11).
-
10张冬明,张文,谢良商,张润,谭丽霞,卓焕福.海南槟榔园土壤养分比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4,27(5):2025-202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