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日益受到广大青年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而影响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深层原因主要来自政策和制度上的制约与失范,因此政策与制度的规范和保障有助于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会融合。
作者
郑家裕
机构地区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青年探索》
2006年第4期17-20,共4页
Youth Exploration
基金
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广州市城市流动儿童的社区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社会融合
政策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45
同被引文献
6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3
参考文献
4
1
杜鹏,丁志宏,李兵,周福林.
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J]
.人口研究,2005,29(4):53-61.
被引量:43
2
项继权.
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选择与制度保障——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3):2-11.
被引量:142
3
彭华民.
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一个欧盟社会政策的分析路径[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3-30.
被引量:116
4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
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
.青年研究,2004(1):1-7.
被引量:52
二级参考文献
59
1
宁越敏.
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分析[J]
.人口与经济,1997(2):9-16.
被引量:39
2
段成荣.
我国的“流动人口”[J]
.南方人口,1999,14(1):3-2.
被引量:15
3
韩嘉玲.
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2001(8):1-7.
被引量:85
4
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
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
.人口研究,2004,28(6):44-52.
被引量:221
5
段成荣.
要重视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J]
.人口学刊,2001,23(1):54-57.
被引量:16
6
.从税费负担到土地纠纷,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农民维权重心出现重大变化[N].南方周末,2004-09-02(4).
7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N].中国教育报,2004-05—14.
8
周皓 柯兰君 李汉林.流动儿童的归属与权利[A].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
.传染病偏爱流动儿童[OL].http://www.xxepi.com/lszy/myyf/yiban/07.htm,.
10
苏敏.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高在9.3%[N].中国青年报,2004-05-14.
共引文献
345
1
孟新婷,任路(指导).
信教徒社会融合的测量指标体系研究——基于SEM模型的实证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1):38-46.
2
杨铃,张欢,李志伟.
中国临时救助制度的实践挑战与对策分析——基于北京市的研究[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1):19-40.
被引量:1
3
张自强.
何以共富:民族村寨景区化中社会排斥及其纾解路径——基于贞丰县纳孔村的个案考察[J]
.社会科学家,2024(1):79-86.
被引量:1
4
杨振宇,韦颖.
教育获得的无形藩篱:本地同学拒斥与外来学生的教育期望[J]
.当代青年研究,2022(4):71-84.
5
张怡.
我国社会政策研究前沿动态——基于CNKI数据的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
.劳动经济评论,2024(1):237-256.
6
李晓凤,周思思.
社区生活空间视域下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压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初探[J]
.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0(1):38-57.
7
李晋媛,张迎春.
近年来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研究概述[J]
.科教文汇,2007(31):23-24.
被引量:11
8
吕开宇,迟宝旭.
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综述[J]
.人口与经济,2008(S1):44-49.
被引量:11
9
陈占江.
新生代民工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J]
.长白学刊,2007(6):98-102.
被引量:11
10
仲泠然.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 创建和谐社会[J]
.科技经济市场,2007(7):175-17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8
1
崔学华.
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J]
.社会工作,2010(24):57-59.
被引量:7
2
刘丹.
NGO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分析——以A社团流动儿童项目为例[J]
.社会工作,2010(6):26-28.
被引量:4
3
张文宏,阮丹青.
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
.社会学研究,1999(3):14-19.
被引量:249
4
庞丽娟.
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1):18-21.
被引量:58
5
阮丹青,周路,布劳,魏昂德.
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初析——兼与美国社会网比较[J]
.中国社会科学,1990(2):157-176.
被引量:62
6
肖水源,杨德森.
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83-187.
被引量:889
7
郑杭生,洪大用.
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2):49-54.
被引量:23
8
雷有光.
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2004(6):27-31.
被引量:61
9
张雯,郑日昌.
初中生社会支持特点的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5):385-386.
被引量:8
10
周皓.
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
.人口研究,2004,28(6):60-69.
被引量:155
引证文献
6
1
张亿全,高燕.
外来者的目光——流动儿童城市认知的经验研究[J]
.浙江教育科学,2007(4):39-42.
被引量:3
2
张蕾,王桂新.
第二代外来人口教育及社会融合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J]
.西北人口,2008,29(5):59-63.
被引量:13
3
娄妤.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探析[J]
.文教资料,2011(35):129-131.
4
干伟溢,陈璇.
流动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述评[J]
.中国青年研究,2012(5):84-89.
被引量:15
5
王玥.
流动儿童城市融入问题综述[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8(2):60-63.
被引量:2
6
吴春颖,王晓芬.
学前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网络现状调查——基于个体中心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24(5):13-19.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张景宏,郑煜迎,张媛媛.
城中村流动儿童校园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关系:歧视知觉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4(15):11-15.
2
潘旦.
农民工子女城市融合问题研究[J]
.黑河学刊,2010(9):150-152.
被引量:3
3
俞玮奇.
苏州市外来人口第二代的语言转用考察[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1):82-88.
被引量:12
4
陈敏.
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13-15.
被引量:3
5
杨菊华.
城乡分割、经济发展与乡-城流动人口的收入融入研究[J]
.人口学刊,2011,33(5):3-15.
被引量:44
6
梁子浪,王毅杰.
流动儿童城市印象研究——以63份访谈资料为主要参照[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41-47.
被引量:6
7
熊易寒,杨肖光.
学校类型对农民工子女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影响——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J]
.青年研究,2012(1):71-82.
被引量:20
8
周建芳,邓晓梅,石燕,杨灿君.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校融合比较研究——基于社会融合的理论视角[J]
.青年研究,2013(2):9-21.
被引量:11
9
张洪霞.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内生机制创新研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资本的协同作用[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4):412-416.
被引量:38
10
欧阳钰明,尹华站.
社会转型中流动儿童自尊心理探析[J]
.教育评论,2014(1):3-5.
1
刘娅,王文利,郑科,高兰英.
制订《广西志愿服务条例》的探讨——基于桂林市志愿服务现状的思考[J]
.品牌(理论月刊),2011(6):114-115.
2
侯冬梅.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政策诉求及回应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1(2):76-80.
被引量:1
3
戴自力.
河南农村人口变为城镇居民的社会融合问题探析[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1):26-28.
4
袁承为,韩雪梅,刘艳英,袁湘.
《吉林省志愿服务条例》实施状况研究[J]
.行政与法,2014(12):58-64.
被引量:2
5
江德芳,康兰,卢继宏.
透视四川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J]
.四川省情,2007(10):25-26.
6
刘思彤,边昱,王洋.
社会工作视角下失独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社会工作,2014(3):34-35.
7
杨风.
从人口城市化到农民市民化的演变研究[J]
.创新,2013,7(1):78-82.
被引量:6
8
王章华,颜俊.
城市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108-112.
被引量:16
9
任兰兰,崔红威.
适龄在职人群延迟退休意愿与政策走向研究[J]
.河北学刊,2015,35(5):135-139.
被引量:6
10
才让加.
对民族地区人口规模动态变化的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69-75.
青年探索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