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6年第3期69-69,共1页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二级参考文献1
1 .GB/T 5009.48-1996.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S].,..
共引文献4
1 李源栋,樊林,钱海燕,叶力,古君平,夏向伟,魏万之.酒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酿酒,2009,36(6):16-19. 被引量:16
2 周韩玲,练顺才,李杨华,王芳,张倩,王小琴.白酒中微量氰化物检测方法的比对与探讨[J] .酿酒科技,2015(3):90-92. 被引量:2
3 向双全,张志刚.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J] .酿酒科技,2015(3):127-129. 被引量:9
4 蔡灵利,许晶冰.蒸馏酒及配制酒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改进[J] .酿酒科技,2017(6):74-76.
同被引文献38
1 张文德,张光仲,郭忠,孙仕萍,强力新.酒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方法研究[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3):232-235. 被引量:21
2 汪国权,蒋蓉,温忆敏,金玉娥.离子色谱间接法测定水和食品中氰化物[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58-59. 被引量:15
3 符展明,朱永芳.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氰化物[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3,27(3):173-175. 被引量:4
4 吁继承.用银明胶络合剂测定酒中氰化物[J] .食品科学,1989,10(3):42-44. 被引量:2
5 李云鹏(综述),董兆君(审校).血液中氰化物检测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5):457-458. 被引量:8
6 张晓.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微量氰化物[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930-930. 被引量:11
7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T5750.8-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9 GB/T5750.5-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标准[S].
10 Lindsay AE,O'Hare D.The development of a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yanide in physiological solutions[J].Anal Chim Acta,2006,558:158-163.
引证文献5
1 李福森,李雪华,黄燕军,赖泽锋.动物组织及血液中氰化钾的不同检测方法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3):354-356.
2 于高磊.氰化物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J] .科技资讯,2015,13(19):138-139. 被引量:3
3 张学,朱建民,彭立核,谢爱萍,朱福源.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3):344-347. 被引量:8
4 周彬彬,汪霞丽,王芳斌,张继红,杨滔,程云辉,郝远强.基于多肽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及其对食品中氰化物的检测[J] .食品与机械,2016,32(10):44-47. 被引量:3
5 周彬彬,张继红,王芳斌,汪霞丽,戴璇,杨滔,郝远强.可视化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食品中氰化物的检测[J] .食品科学,2017,38(12):304-30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8
1 刘露,汤有宏,刘国英,李安军,周庆伍.白酒分析检测研究进展[J] .酿酒,2018,45(6):28-32. 被引量:10
2 周彬彬,汪霞丽,王芳斌,张继红,杨滔,程云辉,郝远强.基于多肽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及其对食品中氰化物的检测[J] .食品与机械,2016,32(10):44-47. 被引量:3
3 赵利容,赵子科,张才学.杉叶蕨藻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点[J]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7,23(1):1-5.
4 王欢,张义明,彭小东,谯顺彬,石瑞丽,田辉.白酒中氰化物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2017(8):112-115. 被引量:10
5 张春霞,董昌刚,张莹,郑泽宝.新型荧光探针的合成与苦杏仁中氰化物含量的检测[J] .食品科技,2018,43(7):337-342. 被引量:2
6 朱道林,舒岚,赵利华,聂丽.一种可视性识别氰离子的比色探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2018,34(5):80-84. 被引量:2
7 周彬彬,张继红,王芳斌,汪霞丽,戴璇,杨滔,郝远强.可视化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对食品中氰化物的检测[J] .食品科学,2017,38(12):304-309. 被引量:8
8 郑蕾,聂丽.基于硫酸-3,6-二氨基吖啶比色-荧光双模式识别氰离子新方法[J] .皖西学院学报,2019,35(5):56-59. 被引量:2
9 张同艳,王文爽,钱恒玉,尹志刚,王娜,袁宇玺.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 .分析试验室,2019,38(8):988-998. 被引量:5
10 祖新,杨玲娟,李羽翡,周佳,赵菲佚,焦成瑾.氰化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工业水处理,2020,40(3):11-16. 被引量:8
1 王志芳.长治市卫生检验人员现状分析[J] .山西预防医学,1996,5(4):300-302.
2 吴护华,刘秀锋,黄春文.福州市卫生防疫系统卫生检验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1,17(3):189-191.
3 严锦德,庄宝仑.食品厂组建检验室 确保产品质量[J] .上海预防医学,1994,6(2):41-42.
4 周虹,周忠彬.酒中氰化物测定方法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2001,17(6):510-510. 被引量:6
5 于高磊.氰化物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分析[J] .科技资讯,2015,13(19):138-139. 被引量:3
6 祝洪山,张保强,管益涛,李汉芳.潍坊市卫生检验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6,22(3):217-218. 被引量:3
7 董燕,刘桂琴,薛苏峰.实验室卫生检验人员管理探讨[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26(1):4-4.
8 朱晓光,陈素芳,郭静.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6(2):106-107. 被引量:1
9 马桂芳,丁风云.苏北某市及所辖各县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373-2374.
10 周婷,李培莲.异烟酸-吡唑酮法测定酒中氰化物的改进[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1992(2):109-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