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爱因斯坦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出不了爱因斯坦的原因或许很多,但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在“官本位”习气影响下,许多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二是目前我国科学和教育界的状况,不适合爱因斯坦式的科学家生存。
作者
周德海
机构地区
中共安徽省巢湖市委党校科研处
出处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2期44-47,共4页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Hangzhou
关键词
中国
科学
教育
爱因斯坦
分类号
G316 [文化科学]
O412.1 [理学—理论物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周祥森.
“核心期刊”论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严重危害[J]
.学术界,2001(4):150-158.
被引量:33
2
陈平原.
有感于“学术腐败”[J]
.学术界,2000(4):185-187.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9
1
唐普,赖方中.
核心期刊研究与社科学术期刊评价[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112-118.
被引量:11
2
叶继元.
中文核心期刊研究之我见[J]
.学术界,2001(4):168-175.
被引量:28
3
陈燕,乔明国.
对核心期刊现象的思考[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04-107.
被引量:4
4
倪润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的困境与出路——当前研究状况的总结与思考[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2):42-49.
被引量:26
5
康延兴.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现状分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139-143.
被引量:3
6
鲁茗.
学术期刊评价探析[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6(4):79-82.
被引量:2
7
杨一琼.
为核心期刊鸣冤叫屈的七大理由[J]
.图书馆杂志,2006,25(5):33-35.
被引量:2
8
张建华.
学术腐败研究综述及经济学分析[J]
.北京社会科学,2006(3):105-110.
被引量:33
9
闫玉玺.
科技期刊出版的传播学特征[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97-300.
被引量:5
10
周德海.
自由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的启示[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4):1-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5
1
钱学森.
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
.哲学研究,1987(2):3-5.
被引量:27
2
钱学森.
基础科学研究应该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J]
.哲学研究,1989(10):3-8.
被引量:43
3
A.爱因斯坦,经美娟,陈玉莉.
我是怎样创立相对论的?[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4(7):29-30.
被引量:9
4
周德海.
关于大公无私原则[J]
.学术界,1995(3):89-92.
被引量:1
5
陈祖甲.
对“特异功能”和“人体科学”的高层争论[J]
.读书文摘,2013,0(12):52-55.
被引量:1
6
朱亚宗.
科学家的精神动力与爱国主义[J]
.湖南社会科学,2005(6):17-21.
被引量:6
7
钱广荣.
道德悖论的基本问题[J]
.哲学研究,2006(10):88-92.
被引量:68
8
卡门,曹开成(译).
中国的钱学森博士[J]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3(2):82-85.
被引量:1
9
周德海.
论道德悖论与新道德体系的构建[J]
.理论建设,2008,24(2):11-15.
被引量:7
10
钱广荣.
道德悖论及其研究之我见[J]
.理论建设,2008,24(4):13-17.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4
1
周德海.
奥秘的经验:爱因斯坦科学研究的动力源泉[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6):40-42.
2
周德海.
对“钱学森之问”讨论的几点评论[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7(6):41-45.
3
周德海.
“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内心困惑的真实表现[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5):72-76.
4
周德海.
道德悖论真的有客观实在性吗?——与钱广荣先生再商榷[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6(6):29-35.
1
谢彦溥.
无平板习气 有忧患意识[J]
.同舟共进,2010(8):72-72.
2
肖益言.
尊重知识的切实措施[J]
.群言,1994,0(11):3-3.
3
杨冬权.
邓小平和全国科学大会[J]
.传承,2004(4):13-14.
4
毛庆忠,华长.
关于科技和教育的哲学断想[J]
.理论探索,1997(4):24-25.
5
呼正萍.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J]
.东方企业文化,2010(1X):120-120.
被引量:8
6
罗以澄,廖声武.
我国新闻学10年发展的哲学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1):86-90.
被引量:1
7
梁爽.
媒体科普传播应倡导科学与人文的互动[J]
.记者摇篮,2010(3):58-59.
被引量:3
8
刘华昌,丁玉莲.
再论科学教育的涵义[J]
.成功,2008(8):252-252.
9
杨宝三.
经济、科技、教育必须协同发展[J]
.地方政府管理,2000(2):10-13.
被引量:1
10
期待再生[J]
.出版广角,2003(10):6-6.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