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情志病的经络学基础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张建斌
王玲玲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3-534,共2页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03KJA360093)
关键词
情志病
经络学说
分类号
R224.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84
同被引文献
222
1
黄芸,张治楠,黄泳,曲姗姗,钟正.
PI3K-AKT信号通路与抑郁症的关系及中医干预作用研究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54(2):108-112.
被引量:27
2
杨月琴,李毓莹,谢星宇,邹婧怡,符文彬.
基于脏腑精气与神志的关系探究腹背阴阳配穴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经验[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6):1348-1352.
被引量:5
3
张光霁.
辨证求因——现代医学视野之外的探求病因方法[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53-154.
被引量:2
4
崔正,彭雪艳.
中国传统心理疗法应用的探讨[J]
.陕西中医,2008,29(10):1353-1354.
被引量:2
5
刘斯文.
结合经典论著浅谈中医情志疾病[J]
.继续医学教育,2012,26(10):66-68.
被引量:4
6
雷龙鸣,庞军,伦轼芳,黄锦军,何育风,唐宏亮,周海丰,甘炜,苏赐明,吴舸.
经皮循经推拿手法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及下丘脑单氨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3-5.
被引量:3
7
张光霁,张燕.
七情之“七”及各情涵义[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297-299.
被引量:14
8
张光霁.
关于中医病因学说中若干病因概念的商榷[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4):5-7.
被引量:9
9
张光霁.
关于中医病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J]
.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04-405.
被引量:10
10
严灿,吴丽丽,徐志伟.
应用心理应激理论和方法开展中医药实验研究的思路[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325-32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3
1
周淑怡,李鑫茹,罗雅雪,王静梅.
从焦虑论述古代中医在形-神-病的学术渊源和认识[J]
.内蒙古中医药,2023,42(6):139-141.
2
刘慧.
汪机辨治情志病的特色[J]
.吉林中医药,2009,29(7):636-638.
被引量:4
3
申力,韩江余.
国内近5年中医情志学说研究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5):73-75.
被引量:6
4
陈炯,冯斌,刘兰英,张滢,陈芳龙,王佩蓉,陈文松.
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7):480-482.
被引量:11
5
林海慧,魏红.
中医论治情志病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0):155-157.
被引量:16
6
段盈竹,魏红.
论情志病[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5):193-195.
被引量:17
7
李星星.
针刺调整情志的理论思考[J]
.现代养生,2016,0(2):189-189.
8
杨敏春,申力,郭阳璐,张光霁.
病因学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06-209.
被引量:5
9
李洋,李瑞.
李瑞教授针灸治疗情志病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J]
.上海针灸杂志,2017,36(4):371-373.
被引量:4
10
陶吉明,张宏,李文兮,郭清娟,程艳彬.
膏摩从督脉治郁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3152-315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陈丽莉,高兵,吴凡,蔡观生,陈涛.
《傅青主女科》调经辨治情志病初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99):290-291.
被引量:4
2
王雪洁,谢道俊.
从肝论治惊恐障碍辨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6):247-249.
3
马国章,李晓林,李南南,刘志鹏.
中药外洗治疗化疗后末梢神经炎的效果观察[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22):12-14.
4
周海云.
一致光滑Banach空间中Φ-半压缩映象的不动点的迭代逼近[J]
.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2000,22(1):23-27.
被引量:3
5
杨巾夏,章琼,顾佳佳,李丽萍.
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6):4461-4463.
被引量:24
6
朱越琪,郭鸿,兰建华.
舍曲林联合穴位刺激调控法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4):63-65.
被引量:3
7
高治国,吉日嘎拉,赵智香,樊宇岚.
从中医七情理论辨析动物情志反应及其对机体的影响[J]
.中兽医学杂志,2014(5):53-55.
被引量:1
8
曹冰,张先庚.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1):2753-2754.
被引量:5
9
张辉,张先庚,王红艳,梁小利,刘琴,高静.
论情志相胜疗法的源流、理论及应用[J]
.中国疗养医学,2015,24(4):357-359.
被引量:18
10
姜玥,刘宇,车志远.
情志疾病文献研究评述[J]
.生物技术世界,2015,12(1):129-129.
1
陈建伟.
《黄帝内经》因思致病浅析[J]
.国医论坛,2011,26(5):34-35.
2
林书立.
意守止念的心理过程[J]
.东方气功,2000(5):28-29.
3
高鹏,郭彩云,杨鹏斐,陶功定.
《黄帝内经》医学心理学思想探析[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2(2):15-16.
被引量:2
4
张连菊.
中风患者的情志护理[J]
.河北中医,2008,30(1):94-94.
被引量:1
5
赵妹娟.
七情内伤可以自我调节[J]
.东方养生,1994,0(8):24-24.
6
闫妍.
《黄帝内经》医学心理学理论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2):10-11.
7
魏盛,胡春雨.
情志再认识[J]
.山东中医杂志,2014(5):347-349.
被引量:4
8
李清亚,王晓慧,宋瑞华,张兰华,杨玉英.
中医治疗失眠症的现状[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1):85-87.
被引量:12
9
胡琳.
中医心理诊病之浅析[J]
.陕西中医,2001,22(9):574-574.
10
邵湘宁.
试论中西医结合的生命力[J]
.中医药导报,2007,13(12):1-2.
被引量:1
辽宁中医杂志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