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吸波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吸波复合材料在隐身技术中的重要地位,较详细地阐述了吸波复合材料的物理机制及其分类,简述了吸波复合材料常用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吸波复合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最后展示了吸波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作者
任晓辉
张旭东
徐国纲
李红
机构地区
山东轻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山东陶瓷》
CAS
2006年第2期20-23,共4页
Shandong Ceramics
关键词
吸波复合材料
隐身技术
物理机制
制备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85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6
参考文献
26
1
徐文兰,沈学础.
隐身技术和物理[J]
.物理,1995,24(5):291-295.
被引量:10
2
阮颖铮.雷达截面与隐身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118-120.
3
Shin J Y. Oh J H. IEEE Transa on Magne, 1993,29(5):3437-3439.
4
Morihiko M, Yoshimori M. J Appl Phys, 1996,79(8):5486-5488.
5
Dishovski D,Petkov A,Inedkov Iv, IEEE Transa on Magne, 1994,30(2):969-971.
6
车仁超,李永清,陈朝辉,程海峰,杨孚标.
钴铁氧体微粉的化学法制备工艺及其吸波性能[J]
.宇航材料工艺,1999,29(6):46-48.
被引量:9
7
Kimm S S,Chong G M,Yoon B I. J De Physique,1997,7(1):425-426.
8
Han S. Sung S. IEEE Transa on Magne,19999,35(5):3151-3153.
9
Nedkov I, Perkov A. IEEE Transa on Magne, 1990, 26(5):1483-1484.
10
王国强,章平,邹勇,刘祖黎.
纳米复合高分子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7):89-91.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戴京营,汪敢.
电源铁氧体中的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的研究[J]
.磁性材料及器件,1994,25(2):12-14.
被引量:13
2
徐文兰,褚君浩.
非均匀介质的光学常数[J]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4,13(5):391-395.
被引量:8
3
王涛,张立德.
纳米非晶氮化硅的界面极化行为及其机制[J]
.科学通报,1994,39(11):983-985.
被引量:15
4
刘列,张明雪,胡连成,于翘.
吸波涂层材料技术的现状和发展[J]
.宇航材料工艺,1994,24(1):1-9.
被引量:53
5
赵云峰.
先进复合材料在结构隐身材料中的应用[J]
.宇航材料工艺,1989(4):108-114.
被引量:5
6
廖绍彬,尹光俊,周丽年.
微波吸收材料电磁参数的控制[J]
.宇航材料工艺,1989(4):39-44.
被引量:15
7
朱以华,朱宏杰,韩今依,李春忠,胡黎明.
Si_3N_4超微粒的RF-CVD合成及其介电性质[J]
.硅酸盐学报,1996,24(3):278-285.
被引量:8
8
葛副鼎,朱静,陈利民.
超微颗粒吸收与散射截面[J]
.电子学报,1996,24(6):82-86.
被引量:32
9
邱惠中.
纳米材料及其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J]
.宇航材料工艺,1996,26(2):7-10.
被引量:13
10
克拉特EF 阮颖铮.雷达散射截面-预估、测量和减缩[M].电子工业出版社,1988..
共引文献
185
1
乔宝宝,张笑梅,凌杰,边天涯,陈润华,李想.
基于超材料的格构增强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装甲兵学报,2023(2):95-101.
2
吴键,徐琅,张天才,张焰.
吸波涂料在复合材料表面的吸波性能研究[J]
.电镀与涂饰,2007,26(9):43-45.
被引量:3
3
周永江,程海峰,刘世利,刘海韬,张德勇,楚增勇.
十字型电阻贴片频率选择表面吸收体吸波性能研究[J]
.材料工程,2006,34(z1):106-109.
被引量:5
4
胡伟东,孙厚军,李世勇,吕昕.
基于高速DSP新型目标特性测量系统设计[J]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1):882-883.
被引量:1
5
胡明春.
开放式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J]
.现代雷达,2008,30(8):1-4.
被引量:6
6
孙军,姜田,冯一军.
玻璃纤维上镀敷纳米铁磁薄膜的工艺研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S1):155-158.
被引量:2
7
陈蓓京,陈利民,亓家钟,朱雪琴,蒲玉萍,王强.
纳米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J]
.功能材料,2004,35(z1):833-836.
被引量:4
8
李会娟,张一敏,宋少先.
高磁导率锰锌铁氧体材料发展现状[J]
.矿冶工程,2004,24(z1):59-62.
9
赵东林,沈曾民.
炭纤维结构吸波材料及其结构设计[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3(6):51-57.
被引量:11
10
李守秀,王林.
舰艇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公式[J]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7,22(3):326-328.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9
1
刘献明,付绍云,张以河,孙正滨,李广涛.
雷达隐身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4,18(5):8-11.
被引量:15
2
袁艳,姚淑霞,安成强.
新型隐身材料吸收剂的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2004,33(4):4-6.
被引量:4
3
陈珂,曾海兵,胡辉.
雷达隐身材料技术研究[J]
.现代防御技术,2005,33(1):58-61.
被引量:15
4
曹义,程海峰,周永江,李永清,才鸿年.
一种新型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27(1):44-46.
被引量:7
5
蒋庆全.
雷达隐身材料的发展[J]
.探测与定位,2005,15(1):13-22.
被引量:5
6
孟新强.
国外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J]
.飞航导弹,2005(6):21-30.
被引量:12
7
李金儡,陈康华,范令强,彭伟才,黄兰萍.
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
.功能材料,2005,36(8):1151-1154.
被引量:41
8
张臣.
纳米隐身材料及其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应用[J]
.微纳电子技术,2005,42(11):495-499.
被引量:7
9
刘长军,田丰,张彦军,高万玉,邢楠.
纳米吸波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野战卫生装备中潜在应用[J]
.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1):26-27.
被引量:5
10
周志飚,郭志猛,毛卫民,潘成,方鲲.
宽频吸波涂层的探索[J]
.材料导报,2005,19(F11):321-3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陈亮,李步云,谭延江,张天才,魏文政.
地面装备隐身材料技术指标体系[J]
.四川兵工学报,2009,30(10):43-45.
被引量:1
2
张健,张文彦,奚正平.
隐身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37(A04):504-508.
被引量:44
3
伊洋,王飞,石中伟,何猛.
短切导电纤维填充复合材料吸波性能[J]
.工程塑料应用,2020,48(12):31-3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史长明,张教强,季铁正,易娜.
聚苯胺吸波材料的研究趋势及应用前景[J]
.材料开发与应用,2013,28(1):82-89.
被引量:4
2
赵弘韬,韩喜江,王刚毅,张丽芳,李雪爱,王书洋,徐平,王超.
γ射线辐射法制备石墨/镍复合材料及其电磁性能[J]
.化学与粘合,2010,32(3):1-4.
被引量:1
3
曲兆明,王庆国.
导电导磁屏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11,25(1):138-141.
被引量:7
4
郭高凤,周杨,李恩,杨涛.
吸波材料反射率变温测试系统研制[J]
.仪器仪表学报,2011,32(5):1009-1014.
被引量:5
5
林培豪,王磊,潘顺康,杨涛.
Cr含量对NdFeB材料微波吸收特性的影响[J]
.稀有金属,2011,35(6):860-864.
6
王建忠,朱纪磊,支浩,敖庆波,荆鹏,马军.
电磁辐射及其防护材料[J]
.材料导报,2013,27(7):51-54.
被引量:11
7
张宝芹,于名讯,张伟,黄成亮,李永波.
各向异性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
.宇航材料工艺,2013,43(3):42-46.
被引量:3
8
李海燕,张世珍,孙春龙,关迎东.
隐身涂料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J]
.功能材料,2013,44(B06):36-40.
被引量:13
9
刘祥萱,陈鑫,王煊军,刘渊.
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2013,42(4):104-109.
被引量:29
10
张小燕,唐小真.
磁性聚膦腈纳米管碳化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2013,44(20):2963-2966.
被引量:2
1
李秦.
国内工程爆破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
.工程爆破,1999,5(3):82-85.
被引量:7
2
林益平.
激光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株洲工学院学报,1997,11(1):20-23.
3
王立元,王建清.
淀粉和纤维在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J]
.包装世界,2004(5):40-43.
被引量:5
4
广东省包装行业结构调整概况[J]
.中国包装工业,2003(2):4-8.
被引量:1
5
万雄杰.
我国码垛机的发展概况[J]
.化工起重运输设计,1995(1):2-13.
6
孟季茹,赵磊,梁国正,秦华宇.
无机非金属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J]
.化工新型材料,2000,28(4):23-27.
被引量:20
7
王昱超.
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科学家,2016,0(14):8-8.
被引量:2
8
吴刚强,郎中敏,赫文秀,蔡颖.
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21):4-5.
被引量:6
9
陈文会,徐荣英.
纳米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现代电子技术,2001,24(8):83-85.
10
成来飞,淡蓝.
成来飞 复合材料技术专家[J]
.航空制造技术,2010,53(17):30-31.
山东陶瓷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