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7-9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30
1 Lverman A,Edward BS,Hallett JW,et al.Circulating and tissue endothelial immunoreactivity in advanced atherosclerosis[J].N Eng J Med,1991,325:997-1005.
2 张健元,王会玲,董耀荣.双龙丸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5(7):14-15. 被引量:14
3 曾祥义,潘婕,赵志刚.血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6):726-728. 被引量:8
4 吴苏宁,刘顺兴,赵瑞平,张晓霞,刘传玉.龙寿丹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循环内皮细胞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91-93. 被引量:18
5 郝群,李大金,朱影,袁敏敏,王明雁,孟毅.补肾宁心方对去势高脂血症家兔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的调节[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4,12(3):301-304. 被引量:8
6 郝群,李大金,朱影,袁敏敏,王明雁,孟毅.补肾宁心方对单核-内皮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相互作用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4):337-339. 被引量:13
7 任钧国,邱全瑛,郝钰,娄金丽,何秀娟.清解宁对白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19(9):618-618. 被引量:12
8 周沐科,何俐,吴波,杨明.大川芎丸对血管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42-3843. 被引量:2
9 喻嵘,陈大舜,梅志刚,邓奕辉.左归双降方对葡萄糖胰岛素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tPA PAI的影响[J] .中医药学刊,2005,23(1):61-63. 被引量:14
10 赵建宏,林琳,曹卉,高继发,朱凡河.益气活血中药防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J] .微循环学杂志,2001,11(2):36-3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165
1 易蔚,陈大舜,袁力,喻嵘.左归双降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4):36-38. 被引量:10
2 柴伟栋,陈家伟,王华,沈捷,马立隽,马向华.The effects of glucose, insulin and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n apoptosis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J] .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0(10):39-42. 被引量:9
3 李秀钧,邬云红.糖尿病是一种炎症性疾病?[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51-253. 被引量:254
4 宋剑南.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痰及痰瘀相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40-43. 被引量:161
5 杨映波,王正国.循环内皮细胞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1993,24(1):70-73. 被引量:22
6 杨奎,张德波,史焱,蒲旭峰.含黄芩血清及黄芩甙影响内生致热原产生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10(6):13-14. 被引量:55
7 邱立波,胡弼,廖端芳.绞股蓝总皂甙对豚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3,9(4):287-290. 被引量:20
8 汤朝武,陈壁,钟德才,李艳.兔电击伤后全血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值的改变和意义[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15(5):354-355. 被引量:16
9 雷建华,胡弼,唐朝克,廖端芳.绞股蓝总皂甙对内毒素休克继发DIC的预防作用[J] .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22(2):131-133. 被引量:7
10 杨和平,欧和生,刘革修,杨永宗,涂玉林,张新华.内毒素对猪主动脉内皮细胞瑞斯托霉素辅助因子(VWF)分泌和c-sismRNA表达的影响[J] .基础医学与临床,1994,14(3):62-6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19
1 李均艳,王芝燕,刘辉.HPLC法测定砂连和胃胶囊中化学成分的含量[J] .中药材,2019,42(8):1851-1854. 被引量:2
2 胡玉满,张志勇,艾军,詹希亮,韦江艳,杨宗翰,周尧红.当归及其活性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94):71-72. 被引量:1
3 陈群雄,周穗文.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生活质量的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6):25-26. 被引量:3
4 马芳放,路凤月,肖维刚,王庆利,冯书文.芪苈强心胶囊辅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J] .疑难病杂志,2008,7(9):543-544. 被引量:4
5 唐慧勤,王乃平,张玉萌.中药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3):38-41. 被引量:8
6 赵雪艳,李凌,许予明.葛根素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4(6):1250-1253. 被引量:5
7 管昌益,肖子杰.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的中药筛选[J] .中医药通报,2002,1(1):51-54. 被引量:6
8 宋剑涛,高健生,接传红,严京,郭欣璐,赵丹丹,陈子燕,袁敏立.密蒙花方干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步疗效报告[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0,20(5):255-257. 被引量:13
9 刘复军,温平.麦冬的生物功能特性及其开发利用进展[J] .消费导刊,2010(8):241-241. 被引量:1
10 田友清,余伯阳,寇俊萍.麦冬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4(2):1-5.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32
1 李淑惠,李晓辉,张海港,唐渊,周见至,王晓芹,胡建.三七叶皂苷抗炎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1):30-33. 被引量:29
2 来丽娜,赵娜,范毅敏.小檗碱对HeLa细胞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6):22-24. 被引量:4
3 陈可冀,李连达,翁维良.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1):1-2. 被引量:246
4 杨志刚,陈阿琴,俞颂东.三七药理研究新进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4):59-62. 被引量:227
5 刘雅,李晓辉.三七总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炎症免疫因子的影响[J] .中草药,2005,36(5):728-730. 被引量:40
6 贾乙,李晓辉.炎症因素在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及三七皂苷对其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0):972-974. 被引量:27
7 刘煜德,吴伟,王嵩,邝枣园,李荣,黄衍寿.黄芩苷抗肺炎衣原体致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45-1647. 被引量:9
8 袁拯忠,朱陵群,庞鹤,单泽松,王硕仁,高永红,牛福玲.黄连解毒汤有效成分对缺氧/复氧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3):249-252. 被引量:24
9 张燚,胡光,洪思佳,刘倩青,李铭源,王一涛.黄芪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促血管新生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2):34-37. 被引量:28
10 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N Engl J Med,1999,340(2):115~126.
二级引证文献22
1 辛来运,路迎冬,高嘉良,崔向宁.黄芩苷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3):77-83. 被引量:13
2 王楠,万建波,李铭源,王一涛.三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8,39(5):787-790. 被引量:37
3 杜武勋,肖学凤,朱明丹,乔晓莉,莫凡,刘长玉,刘梅.超声造影剂载药技术与有效组分中药在心肌再灌注炎症治疗中的作用[J] .天津药学,2009,21(1):53-56.
4 秦建辉,朱陵群,崔巍,扬博华.三七总皂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5):2896-2900. 被引量:10
5 王晓燕,张腾.三七总皂苷双向调节新血管生成作用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6):1818-1822. 被引量:6
6 杨文军,赵兴国.黄连解毒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013,8(9):41-42. 被引量:7
7 盛华刚.中药组分配伍模式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6):349-352. 被引量:20
8 朱会超,国晶晶,任煜.三七总皂苷药理研究进展[J] .河南中医,2014,34(3):537-541. 被引量:24
9 董静,尤凯,郭星,谌咪,孙燕.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16(1):51-53. 被引量:24
10 夏振威,魏江磊.解毒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研究概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587-1590. 被引量:8
1 张友菊.中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概况[J] .四川中医,1992,10(11):16-18. 被引量:4
2 月经不调食谱[J] .健康必读,2009(10):15-15.
3 李小红,王函,李康慧.不同激素量联合环磷酰胺及雷公藤治疗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67-169. 被引量:15
4 兰华.喘证的辨证施护[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8,15(2):45-46. 被引量:2
5 崔美玉,郑晓寰.黄芪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红细胞及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山东医药,2000,40(3):26-27. 被引量:14
6 络永珍,廖方正.针刺太溪,复溜,涌泉穴对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1,3(6):38-40.
7 康永兰,贾秀琴.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河北中医,2000,22(10):725-727. 被引量:17
8 陈爱葵,黄清松,梁光发,高丽松.穿心莲对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8):23-24. 被引量:10
9 乔明琦,韩秀琴.情志概念与可能的定义[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258-262. 被引量:40
10 张慧珠,裴秀春,刘淑梅,王丽云,陈晓玉,常玉荣.清开灵口服液长期服用对大鼠血液生化及血细胞成分的影响[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3,5(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