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消费偶像的形成、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消费偶像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消费偶像转变的根源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偶像具有征服性、普遍性、差异性。消费偶像既有消费导向功能、消费促进功能等正功能,又有因向公众灌输新的物质观、把对物的崇尚绝对化,可能引发社会犯罪等负功能。
作者
乔海涛
董虎
机构地区
青岛理工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8-79,共2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消费偶像
文化偶像
社会功能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04
1
曾瑞华.
罗盛教英雄事迹的传播[J]
.文史精华,2002(2):34-36.
被引量:1
2
赵光.
谁使黄继光成为“特级战斗英雄”[J]
.党史纵览,2001(6):20-21.
被引量:1
3
岳晓东.
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
.青年研究,1999(7):2-10.
被引量:124
4
冯华.
析张铁生这个黑典型[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6,4(6):28-34.
被引量:1
5
朱向霞.
电视对北京小学生择业和偶象崇拜的影响[J]
.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3):91-108.
被引量:1
6
李海荣.
青少年社会化与第一人格偶像崇拜[J]
.宁夏社会科学,1988(6):36-39.
被引量:10
7
岳晓东.
论偶像—榜样教育[J]
.中国教育学刊,2004(9):17-20.
被引量:97
8
谢宏忠.
偶像崇拜与青少年社会化[J]
.青年探索,2001(6):20-22.
被引量:8
9
岳晓东,张亩桥.
香港、广州、长沙大学生偶像与榜样选择之比较调查[J]
.青年研究,2000(4):15-21.
被引量:16
10
李宝艳.
从青年偶像的变化看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变迁[J]
.中国青年研究,2005(8):23-25.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林茂丛,黄钺.
新媒介下虚拟偶像IP化视觉构建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17):105-110.
被引量:3
2
马寿帅.
谈消费社会语境中的偶像崇拜[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0):176-176.
3
包蕾萍.
从结构视角看1949年以来的中国青少年偶像[J]
.青年研究,2009(1):67-75.
被引量:11
4
陈瑞娟.
以《花样男子》为例试析电视剧翻拍策略[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93-95.
被引量:1
5
王蔚,彭红碧,王光阵.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广告伦理反思[J]
.经济研究导刊,2010(6):162-163.
6
张星,闵敏.
日本声优文化繁荣背后的深层动因分析——类型化发展是其出现的产业原因[J]
.商,2013(17):305-305.
被引量:1
7
王芳.
偶像·青春——对近三十年来的105篇偶像研究的述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1):111-116.
被引量:2
8
牛旻,陈刚.
基于虚拟偶像符号的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J]
.包装工程,2021,42(18):282-286.
被引量:15
9
李瑞瑞.
网络时代大学生追星现象的社会文化景观及引导策略[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5):68-74.
被引量:3
10
田地,杨可可.
浅析媒介仪式视角下直播带货的消费主义建构与反思[J]
.今传媒,2024,32(5):26-29.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尚梦凡.
可控性视角下虚拟偶像的生产过程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24):107-111.
被引量:1
2
林茂丛,黄钺.
新媒介下虚拟偶像IP化视觉构建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17):105-110.
被引量:3
3
单佳缘,田澜,孔雪静,邱泽晰,郑兴国,王应宗.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偶像崇拜卷入程度对高中生孤独感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3(1):78-81.
4
陈伟哲,高琴,邢香菊.
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性别、年级及专业差异研究[J]
.心理月刊,2022(10):71-73.
5
苏洁.
大学生追星现象的变迁及发展引导[J]
.传媒论坛,2022,5(21):94-96.
6
李光,方明.
从偶像崇拜变迁透视青年价值观的演变[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4-7.
被引量:2
7
季娴.
翻拍剧并不都是吃剩的甘蔗——论翻拍剧如何名利双收[J]
.电影评介,2010(12):22-22.
被引量:4
8
范迎春.
当前榜样文化的审视与反思[J]
.教学与研究,2016(3):92-97.
被引量:24
9
时嘉惠,张梦圆,杨莹,冯姬,寇彧.
初中生偶像崇拜及其与生活目标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6):666-674.
被引量:16
10
王芳.
偶像·青春——对近三十年来的105篇偶像研究的述评[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1):111-116.
被引量:2
1
石勇.
文化偶像:我们时代的“代理人”[J]
.南风窗,2014,0(17):86-89.
2
李智梅.
从网络语境下的消费偶像“小鲜肉”看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J]
.视听,2016,0(11):33-34.
被引量:4
3
庆伟.
200位最伟大的流行文化偶像[J]
.英语文摘,2003,0(9):49-49.
4
马寿帅.
谈消费社会语境中的偶像崇拜[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0):176-176.
5
“哈尔滨市社会犯罪研讨会”召开[J]
.社会学研究,1990(5):72-72.
6
Travis Bradberry 刘少宇.
金正恩:不靠谱的领导力[J]
.北大商业评论,2015,0(10):88-88.
7
欧逸文.
韩寒:作为“批评者”与“被批评者”的青春文化偶像[J]
.课堂内外(高中版)(A版),2011(9):15-15.
8
陈水成.
论市场经济对农村社会犯罪的影响[J]
.学术论坛,2001,24(z1):135-136.
9
谁配做我们的文化偶像?[J]
.视野,2003(10):4-6.
10
本刊编辑部,姚意华.
草根:后偶像时代的衍生[J]
.中学生读写(高中),2007(1):53-56.
贵州社会科学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