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9-590,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参考文献7
1 赵桂琴,尹志峰,陈四平.大孔树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20(2):145-146. 被引量:6
2 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中的一些应用[J] .中草药,1980,11(3):138-141. 被引量:67
3 许兴臣,李棣华,刘俊红,伍孝先.WLD-Ⅲ型大孔吸附树脂中苯乙烯等残留物的测定[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8(4):293-294. 被引量:18
4 凌宁生,刘志青,李林,刘光进.中药用D-101型大孔树脂苯系列残留物分析研究[J] .中草药,2002,33(2):122-124. 被引量:43
5 屠鹏飞,贾存勤,张洪全.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22-28. 被引量:74
6 金樟照,吴文军,祝明.4种聚苯乙烯型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物GC/MS分析[J] .药物分析杂志,2004,24(6):647-649. 被引量:6
7 胡军,周跃华.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成分精制纯化中的应用[J] .中成药,2002,24(2):127-130. 被引量:76
二级参考文献58
1 张红,童明容,潘继伦,俞耀庭,王永耀,黄杏林,黄加斗,胡雄军.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喜树碱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1995,11(2):145-150. 被引量:43
2 廖工铁,曾宪明,王亮明,侯世祥.参附注射液制备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1989,11(7):2-3. 被引量:22
3 上海轻工化工供应公司第一化工供应部.化工产品实用手册[M].上海交大出版社,1993.2-3.
4 俞志明.中国化工商品大全(一卷)[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5 陈南勋 王明.理化分析测试指南[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0..
6 上海市轻化工轻工供应公司第一化工供应部.化工产品实用手册(二)[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1989..
7 徐克勋.精细化工原料中间体手册(第三编,芳香族化合物)[M].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1998..
8 Schwabe W,Kloss P. Vasoactive drugs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P] . DE: 1767098,1971-10-12.
9 Teris A ,Van Beek. Analysi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and standarised extracts [A]. Proceedings of'97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Ginkgo [C]. China:beijing, 1997. 158.
10 Kaufman DB, Hayes T, Buetmer J, et al. Chromatographicresolution of tryptophan enantiomerswith L-Leu-L-Leu-L-Leu peptide effects of mobile phase composition and chromatographic support[J]. J Chromatogr A, 2000,874(1 ) : 21.
共引文献255
1 周锦珂,李金华,黄裕,刘洁瑜.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茄尼醇的工艺研究[J] .中外医疗,2008,27(22):82-83. 被引量:1
2 潘道东,林璐.DA201-C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ACE抑制肽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5):20-23. 被引量:21
3 周忻.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2):50-53. 被引量:17
4 傅冬和,刘爱玲,邓克尼,周铁军,肖姣娣.DM-130树脂对甘草酸的吸附性能及提纯应用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1):60-64. 被引量:15
5 张静泽,陈虹,白淑芳.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6(4):290-291. 被引量:13
6 屠鹏飞,贾存勤,张洪全.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3):22-28. 被引量:74
7 王凌,贺英菊,罗巍伟.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丹参提取液的影响因素[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5):736-737. 被引量:7
8 马希汉,王冬梅,苏印泉.大孔吸附树脂对杜仲叶中绿原酸、总黄酮的分离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4,24(3):47-51. 被引量:24
9 张静泽,颜艳.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28-630. 被引量:23
10 黄卫平,袁崇均,杨红,王笳,陈帅,徐学民.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胡芦巴总皂苷中树脂残留物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5):439-44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11
1 周忻.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2):50-53. 被引量:17
2 李先端,马志静,林生,顾雪竹,毛淑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皮中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37-539. 被引量:8
3 常增荣,张小茜.中药提取物中的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限量检查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6):585-586. 被引量:18
4 肖红,段玉峰,刘平,葛玉.食品蛋白降血压肽及其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5):3-7. 被引量:25
5 励建荣,封平.功能肽的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2004,25(11):415-419. 被引量:47
6 金波,孙林,刘云鹏,卢香兰,田昕,梁再赋.蟾蜍毒素的部分分离纯化及其抗白血病作用[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33(6):517-519. 被引量:16
7 陈华洁,陈安国,尤佳.肽的营养及其酶法生产的探索[J] .饲料工业,2005,26(4):41-45. 被引量:3
8 何艺兵,赵元慧,王连生,安凤春,莫汉宏,杨克武,刘晔,余刚,徐晓白.有机化合物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J] .环境化学,1994,13(3):195-197. 被引量:23
9 欧成坤,杨瑞金.牡蛎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5,26(3):59-62. 被引量:26
10 汪洪武,刘艳清.大孔吸附树脂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05,28(4):353-356. 被引量:69
引证文献12
1 龙继红.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J] .华西药学杂志,2007,22(2):237-238. 被引量:11
2 朱晓燕,孟志强,陈震,俞培忠,葛勇前,刘鲁明.华蟾素注射液有效组份的分离和鉴别[J] .化学通报,2007,70(10):797-800. 被引量:2
3 沈莲清,张超.个青皮中辛弗林两种提取分离方法的比较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8,27(6):14-17. 被引量:10
4 冯丹丹,王立升,刘力恒,龚福忠,李鑫.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小叶榕叶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045-3048. 被引量:6
5 杨佳玲,边晖,洪育春,刘爽,欧来良.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工业用大孔吸附树脂有机残留量[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10,26(2):169-173. 被引量:2
6 郭永谊,贾艳艳,陈华.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酸的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5-17. 被引量:3
7 李恒,郑辉,薛喜文,吴丽萍.木瓜蛋白酶制备广昌白莲降血压活性肽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0):199-204. 被引量:3
8 吴绍康,沈先荣,梅威威,张娜,葛卫红.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枇杷花总黄酮工艺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9):2185-2188. 被引量:9
9 王少平,曾以旺,陈燕瑞,代龙.HPLC测定湿疹康喷剂中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的含量[J] .西部中医药,2014,27(11):25-28. 被引量:1
10 林琳.紫甘薯红色素纯化工艺的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2015,22(6):57-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57
1 周文亮,孙蕴哲,唐星.用大孔树脂纯化柿叶总黄酮工艺考察[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8(5):276-282. 被引量:13
2 耿艳辉,周站云,郭月玲,蒋沁.大孔吸附树脂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应用[J] .河北化工,2008,31(5):18-20. 被引量:6
3 蔡凌云,黎云祥,高侠,陈蕉,陈光登.白筘叶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10):213-217. 被引量:5
4 朱晓燕,孟志强,陈震,林钧华,沈晔华,吴娜,王鹏,黄建琴,刘鲁明.华蟾素不同组份对荷人胰腺癌SW 1990裸小鼠的抑瘤作用[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1):69-71. 被引量:10
5 冯丹丹,王立升,刘力恒,龚福忠,李鑫.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小叶榕叶水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045-3048. 被引量:6
6 袁干军,李沛波.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枳实中辛弗林的研究[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10,26(5):415-423. 被引量:6
7 孙希云,刘宁,吴朝霞,张琦,孟宪军.红树莓色素的纯化及成分初步鉴定[J] .食品工业科技,2011,32(2):285-288. 被引量:4
8 李晓辉,陈红梅,周小华,苏昱,王永红.二-(2-乙基己基)磷酸/正辛醇反胶束萃取L-辛弗林[J] .应用化学,2011,28(11):1311-1316. 被引量:1
9 刘丹,陈晓青,吴名剑,李绍晔,戴云辉.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胶黏剂中的丙烯酸酯类残余单体[J] .色谱,2011,29(12):1179-1182. 被引量:27
10 王俐,付文焕,施孝金.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在现代中药中的适宜性[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34-35. 被引量:6
1 张蔚君,朱莉,董晓莉,张福成,梁贵键.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纯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J]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6,22(2):96-98. 被引量:6
2 赵桂琴,尹志峰,陈四平.大孔树脂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20(2):145-146. 被引量:6
3 杨运东,陈基长.中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药理作用[J] .中医函授通讯,2000,19(3):11-13.
4 周勇.气相色谱法测定大孔树脂有机残留物[J] .淮海医药,2005,23(1):75-76. 被引量:6
5 宋洁,刘慧灵,薛健.白芍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有机残留物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482-2482. 被引量:3
6 孙彩华,陈水英.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中的应用[J] .黑龙江医药,2006,19(3):205-206. 被引量:4
7 周忻.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2):50-53. 被引量:17
8 许明珠,崔韶阳,赖新生,唐纯志,王曙辉,郑盛惠,张丽雯,郭元琦.腹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斜方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2015,31(5):9-12. 被引量:7
9 李琛.大孔树脂在中药成份分离中的应用进展[J] .湖北中医杂志,2007,29(10):64-64. 被引量:11
10 袁铸人,郭立玮,彭国平,陈丹丹.气相色谱法检测AB-8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及醋酸纤维素膜截留残留物的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2):96-97. 被引量: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