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8
The Ethic Issues and the Strategy in the Work of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AIDS of our Coun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人们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艾滋病病毒(HIV)检测、对高危人群采取防范措施、切断AIDS感染途径、HIV/AIDS人群隐私保密权和公众知情权、对HIV/AIDS人群进行强制隔离以及对其进行救治等方面综述了我国AIDS防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唤起社会为HIV/AIDS人群创造一个发挥支持性作用的伦理环境,提高艾滋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
何丽芳
廖淑梅
机构地区
福建莆田学院护理系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9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防治
伦理
综述文献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6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44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5
参考文献
18
1
李思翘.
泰国使用避孕套在多大程度上减慢HIV/AIDS的流行[J]
.中国艾滋病性病,1995,7(2):58-60.
被引量:2
2
尹利军,樊红光,尹晓静.
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J]
.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47-47.
被引量:156
3
王懿,贾宏魁.
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的若干问题[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6):61-62.
被引量:1
4
朱秀兰,韩超元.
论关爱艾滋病患者就是关心我们自己[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2):61-62.
被引量:6
5
本刊编辑部,谭翔.
2005健康中国——国人最关注的十大健康问题[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05(1):4-9.
被引量:3
6
吕雪霞,万崇华,陈良,董峻,李晓梅,杨铮,许传志,张晓磬.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
.卫生软科学,2005,19(2):144-144.
被引量:3
7
苏虹,樊嘉禄,朱启星.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16(5):18-20.
被引量:23
8
段丽.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问题初探[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3):116-117.
被引量:5
9
杨文东,赵世军,赵志敏,孙娟.
弥渡县192名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J]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3):139-141.
被引量:15
10
白雪,赵新汉.
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紧迫性[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13(2):31-3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36
1
任正洪,牛彦锋.
北京部分医务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J]
.中国健康教育,1998,14(10):12-15.
被引量:24
2
范钦颖,高彦民,莫荣芳,陈立,程丽荣,吕姿之,常春,徐璐.
护理人员关于艾滋病/HIV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1995,11(12):4-7.
被引量:17
3
李思翘(译).泰国使用避孕套在多大程度上减慢HIV流行[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5,1(2):39-39.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的发展的决定[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
5
.国务委员彭佩云在全国卫生会议上的讲话[A].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卫生事业——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
6
.湖北:艾滋病人享受医保[N].健康报,2001-11-19(4).
7
Leroy W. Ethical issue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IV infection and[J]. Human Subjects Research, 1998,112:33 - 36.
8
Wendy K.Publie confidence in public health researeh[J].Seienee, 1998,239:597 - 603.
9
郑锡文.加强我国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能力[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2(1):3-4.
10
Ellen Sogolow, Greet Peersman, SslaamSemaan, et. TheHIV/AIDS Prevention Research Synthesis Project:Scope, Methods, and Study Classification ResultsEJl,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2002:30:S15-S29.
共引文献
244
1
张雯,刘建兰,任建学,肖丹朝,魏柯雯,刘婷婷,潘璐,王洁,张居凤,冯凯迪.
潍坊市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3,24(12):1322-1327.
被引量:2
2
陈青山,严文辉,梁文龙,刘友发,陈晓燕,尹翠英,何昀.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对某高校大学生知·信·行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2004,25(3):337-338.
被引量:12
3
吕炜,卓家同.
HIV/AIDS流行变化趋势与社区健康促进发展方向[J]
.广西医学,2004,26(3):376-378.
被引量:2
4
翟勇,康殿民,巩怀证,郑薇,傅继华.
艾滋病预防的公共卫生政策问题[J]
.预防医学论坛,2006,12(6):752-754.
被引量:3
5
邵柏.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监测系统及防治对策[J]
.旅行医学科学,2001,7(3):8-12.
被引量:8
6
熊晖,石小平,陈慧,肖国华.
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09,16(7):71-73.
7
王芳,王云霞,马丽娜,李永斌,董全林,胡小云,张晓华,周斌,郝利俊,王毅,卢祖洵.
湖北省部分艾滋病流行地区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及相关态度和行为调查[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4):222-224.
被引量:1
8
方为民,沈敏,吴韶彬,高晓晖,贾桂珍,杜玉开.
武汉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现状及需求调查[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1):49-51.
被引量:7
9
郭义龙,许敏鸿.
汕头市区2003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2):187-188.
被引量:2
10
王建华,张万清,张永才.
山东省菏泽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20(4):404-40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7
1
雷颖,李小妹.
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压力源和知觉压力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8):1641-1643.
被引量:7
2
卢岩,朱延力,高玲玲,王平.
急危重病人家属需求的研究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38-540.
被引量:79
3
殷文渊,白王月,刘春雨,王晓春.
伦理学在制定AIDS防治政策中的作用[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3):212-214.
被引量:5
4
魏晶晶,刘金宝,谢增如,马英群,马彩玲,杨志伟.
艾滋病患者的知情权与隐私权问题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4,17(5):12-14.
被引量:8
5
张晓燕.
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伦理学[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2):27-29.
被引量:7
6
本刊编辑部,谭翔.
2005健康中国——国人最关注的十大健康问题[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05(1):4-9.
被引量:3
7
吕雪霞,万崇华,陈良,董峻,李晓梅,杨铮,许传志,张晓磬.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
.卫生软科学,2005,19(2):144-144.
被引量:3
8
陶剑芳,朱丽红,周梅.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围生期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05,20(10):32-33.
被引量:14
9
屈文妍,田建华,徐克沂,王克荣.
HIV感染者/AIDS患者自杀原因分析及危机干预[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91-93.
被引量:18
10
李士宝,李海涛,张庆伟.
浅谈艾滋病预防中的伦理道德问题[J]
.预防医学论坛,2005,11(3):374-37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冀永才,陈娟.
艾滋病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5):43-44.
被引量:3
2
郑蔚颖,王红红.
不同人群在艾滋病防治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54-57.
被引量:2
3
杨芬,姜冬九.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72-74.
被引量:13
4
陈登翠,吴薇薇.
艾滋病病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8,23(11):10-11.
被引量:2
5
李为民.
HIV/AIDS患者配偶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08,23(11):57-59.
被引量:9
6
龚伟志,安洲,姚应水.
艾滋病防治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9,28(2):145-147.
被引量:3
7
黄梅珍,谭薇,黄映淮,谢旭.
HIV感染者/AIDS病人心理干预前后的知觉压力对比研究[J]
.当代医学,2011,17(23):102-103.
被引量:1
8
李杰,徐鹏,王桂英,刘康迈,吕繁.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信息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5):596-5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田继敏,胥素平.
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做法与体会[J]
.护理管理杂志,2008,8(9):33-35.
被引量:2
2
李灵娟,张庆玲.
一例HIV抗体阳性孕产妇的护理[J]
.天津护理,2009,17(5):292-293.
3
李卫欣,刘国莲.
大理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动态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10):40-42.
4
姚晚侠,姚明,胡敏华,唐增艳.
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延误就医原因的质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09,24(20):38-40.
被引量:9
5
薛皓铭,朵林,赵欣如,杨丽华,钟君睿.
网络数据库实现艾滋病项目的科学高效管理[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6):637-638.
6
刘立珍,何国平,李现红,王红红.
HIV/AIDS相关继发性羞辱和歧视的研究现状[J]
.护理学杂志,2010,25(1):89-92.
被引量:20
7
孙雪慧,陈任,秦侠,胡志.
从互动的视角看社会资本和艾滋病的防治[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6):424-426.
被引量:2
8
王文芝.
健康教育对AIDS患者知识与行为方面的影响[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5):724-726.
被引量:4
9
刘英莲.
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447-448.
被引量:3
10
桂翠萍,刘红娥,孟翠萍.
梅毒患者配偶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2011,40(3):292-293.
被引量:1
1
吕雪霞,万崇华,陈良,董峻,李晓梅,杨铮,许传志,张晓磬.
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
.卫生软科学,2005,19(2):144-144.
被引量:3
2
郭醒华.
慢性病防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4):253-254.
被引量:14
3
李秀梅,胡大一.
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1):75-78.
被引量:20
4
杨念生.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问题及对策[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6,20(11):721-724.
被引量:5
5
王金红.
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455-456.
被引量:3
6
王清和,邱海英.
试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6,12(3):203-204.
7
郝普,田爱廷,等.
病毒性乙型肝炎及黄疸病人手术麻醉中的问题及对策[J]
.吉林医学信息,1994(11):8-8.
8
杨世明.
浅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问题及对策[J]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3):519-519.
被引量:3
9
翟海霞.
抢救工作中若干易忽视的问题及对策[J]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1027-1027.
10
郑蔚颖,王红红.
不同人群在艾滋病防治中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对策[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54-57.
被引量:2
护理学杂志
2006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