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蜡树属树种种子休眠及其萌发的调控
被引量:
27
Regulation of Seed Dormancy and Germination of Fraxinus Spec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白蜡树属(FraxinusL.)树种种子的休眠及其萌发调控的研究进展。
作者
张鹏
沈海龙
机构地区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4-360,共7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246102)
东北林业大学学术名师专项基金
关键词
白蜡树属
种子
休眠
萌发
催芽
分类号
S792.4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9
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329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96
参考文献
60
1
陈彩霞,王九龄,智信.
国内外红松种子休眠及催芽问题研究动态[J]
.世界林业研究,1997,10(5):3-9.
被引量:24
2
郭廷翘,李,郭维明,聂虹,黄承义,张法义.
水曲柳种子主要天然发芽抑制物的鉴定及生物化学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19(S1):358-366.
被引量:20
3
郭维明,李,郭廷翘,聂虹.
水曲柳种子后熟期间内源抑制物的特点及其与更新的关系[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1,19(6):44-53.
被引量:16
4
荆涛,马万里,Joni Kujansuu,罗菊春,王广发,孙波.
水曲柳萌芽更新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4):12-15.
被引量:43
5
孔冬梅,谭燕双,沈海龙.
白蜡树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77-680.
被引量:31
6
李丰,刘廷俊,冯运明,许明怡,张效坤,刘立武,沈庆宁,周学军,吴宏,张全科,薛继志.
白蜡嫁接水曲柳系列技术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2002,43(2):26-32.
被引量:9
7
凌世瑜.赤酶素对水曲柳种子解除休眠的作用[J].林业科学,1986,22(1):78-85.
8
凌世瑜 董遇得.水曲柳种子休眠生理的研究[J].林业科学,1983,19(4):349-359.
9
朴楚炳,刘伟州,王银河,苏龙云,宋永江.
水曲柳硬枝扦插试验初报[J]
.林业科技,1995,20(5):5-5.
被引量:14
10
沈庆宁,刘文武,王金成,李自斌.
水曲柳嫁接繁育及造林技术研究[J]
.陕西林业科技,2002,26(2):85-87.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19
1
李先恩,陈瑛,张军.
黄连种子抑制物质的研究初报[J]
.种子,1993,12(3):57-58.
被引量:15
2
田义新,杨继祥,李向高,齐桂元.
玉米素、乙烯利对人参种子休眠的理化影响[J]
.种子,1993,12(6):19-22.
被引量:7
3
毕君,王振亮,黄则舟,赵志诚.
采伐季节 伐桩直径 桩高及树龄对刺槐萌芽更新的影响[J]
.河北林业科技,1993(4):21-24.
被引量:13
4
苏丕林,明军,廖卉荣,胡功强,汪精慈,吴仁初,李忠义.
对节白蜡(Fraxinus hupensis chiu shang et Su)种质资源的分布[J]
.湖北林业科技,1994,23(1):35-36.
被引量:11
5
苏丕林.
对节白蜡的繁殖[J]
.湖北林业科技,1995,24(3):14-20.
被引量:11
6
苏丕林,明军,胡功强,汪精慈,吴仁初,李忠义.
对节白蜡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价值与展望[J]
.湖北林业科技,1995,24(4):1-5.
被引量:11
7
赖力,郑光华,幸宏伟.
红松种子休眠与种皮的关系[J]
.Acta Botanica Sinica,1989,31(12):928-933.
被引量:20
8
明军,廖卉(艹呆),苏丕林,刘承全.
也谈对节白蜡资源及利用[J]
.花木盆景(上半月),1995(1):29-29.
被引量:2
9
林武星,叶功富,黄金瑞,张学武,郭建伍,冯立民.
杉木萌芽更新原理及技术述评[J]
.福建林业科技,1996,23(2):19-23.
被引量:22
10
王义弘,张国仓.
水曲柳的种子库及其转化条件的初步研究[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0,18(5):1-6.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255
1
袁王俊,董美芳,尚富德.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打破桂花种子休眠的试验[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z1):91-93.
被引量:12
2
孔冬梅,谭燕双,沈海龙.
白蜡树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77-680.
被引量:31
3
胡瑛,罗春铃,逄宏扬,李雪.
红松不同种源的种子储藏后对发芽率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2009(2):45-46.
4
陈枫,王宝龙,李艳春.
药剂处理对层积处理水曲柳种子胚生长和种子萌发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2011(4):95-97.
被引量:3
5
赵兰枝,齐振威,王明玲.
合欢种子不同温度的发芽试验[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4):10-11.
被引量:27
6
范国强,赵振利,曹艳春.
抗生素对悬铃木体外植株再生影响的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8(3):279-284.
被引量:10
7
乌丽雅斯,刘勇.
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理论探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4):85-90.
被引量:30
8
田晓瑞,舒立福,王明玉.
林火动态变化对我国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J]
.森林防火,2005(1):21-25.
被引量:23
9
孔繁花,李秀珍,尹海伟.
大兴安岭北坡林火迹地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2):33-37.
被引量:19
10
解伏菊,肖笃宁,李秀珍,王绪高,夏少华,赵玉柱.
基于NDVI的不同火烧强度下大兴安岭林火迹地森林景观恢复[J]
.生态学杂志,2005,24(4):368-372.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
329
1
徐本美,张治明,张会金.
蔷薇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的研究[J]
.种子,1993,12(1):7-12.
被引量:46
2
田义新,杨继祥,李向高,齐桂元.
玉米素、乙烯利对人参种子休眠的理化影响[J]
.种子,1993,12(6):19-22.
被引量:7
3
杨彩宏,董立尧,李俊,杨玉清.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抗药性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59-2765.
被引量:34
4
谭燕双,沈海龙.
水曲柳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23-623.
被引量:19
5
孔冬梅,谭燕双,沈海龙.
白蜡树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77-680.
被引量:31
6
顾玉红,高述民,郭惠红,李凤兰.
文冠果的体细胞胚胎发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3):311-313.
被引量:41
7
李军霞,吴翠云.
杜梨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酶活性变化[J]
.北方园艺,2011(11):21-24.
被引量:6
8
王关林,方宏筠,那杰.
高活性细胞激动素TDZ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J]
.植物学报,1997,43(3):48-54.
被引量:65
9
冯大领,李云,孙振元.
爬山虎体细胞胚的发生及组织学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4):97-99.
被引量:10
10
徐兴友,刘永军,孟宪东,李燕,孙俊敏,尹伟伦,王华芳.
阴山胡枝子种子硬实与萌发特性研究[J]
.种子,2004,23(9):3-5.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27
1
李胜奇,刘自刚,王新军,冯军康.
ABT生根粉浸种对膏桐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9-21.
被引量:1
2
曹兴,张秀省.
赤霉素对三种白蜡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河北林果研究,2008,23(1):12-15.
被引量:11
3
李胜奇.
ABT生根粉浸种对膏桐种子发芽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1):92-95.
被引量:9
4
曹兴,张秀省,杨重军.
绒毛白蜡种子发芽试验[J]
.辽宁林业科技,2008(3):23-24.
被引量:1
5
张鹏,沈海龙.
水曲柳种子次生休眠的预防和解除[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6):1149-1151.
被引量:11
6
张鹏,沈海龙.
经夏越冬播种水曲柳种子的萌发效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9,45(1):37-40.
被引量:2
7
李旦,何承忠,熊华波,江涛,李贾林,胥辉.
膏桐种子发芽预处理方法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1):158-160.
被引量:3
8
李旦,刘文丹,杨朝奎,李贾林,何承忠,辛培尧,胥辉.
云南双柏县膏桐种子特性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2):23-26.
被引量:4
9
张鹏,沈海龙.
不同发育时期水曲柳种子的形态生理变化及其层积处理后的萌发效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46(2):125-130.
被引量:6
10
黄丹,许岳香,胡海波.
植物种子休眠原因与机理的研究进展(综述)[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10,39(2):78-83.
被引量:42
二级引证文献
196
1
孟昕,陈春玲,代兴华.
白丁香胚离体培养及快繁的研究[J]
.北京园林,2013,29(4):25-28.
被引量:3
2
何承忠,李旦,刘玉鹏,李贾林,江涛,胥辉.
不同处理对膏桐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4995-14996.
被引量:3
3
李旦,何承忠,熊华波,江涛,李贾林,胥辉.
膏桐种子发芽预处理方法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9,37(1):158-160.
被引量:3
4
李旦,刘文丹,杨朝奎,李贾林,何承忠,辛培尧,胥辉.
云南双柏县膏桐种子特性研究[J]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2):23-26.
被引量:4
5
林士杰,张忠辉,谢朋,张大伟,李利军,候丽伟,田宇,朱红波.
中国水曲柳基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158-162.
被引量:22
6
曹兴,张秀省,高祥斌,蔡连杰,苗中芹,马慧香.
聊红槐种子发芽特性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3):56-57.
被引量:1
7
梁机,王志勇,覃鹄,黄松殿.
不同贮藏和浸种方式对香樟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31-3233.
被引量:15
8
张鹏,沈海龙.
不同发育时期水曲柳种子的形态生理变化及其层积处理后的萌发效应[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46(2):125-130.
被引量:6
9
李红宁,崔明昆.
ZnSO_4、CaCl_2、H_2O_2处理对小油桐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种子,2010,29(12):92-94.
被引量:4
10
许新惠,唐红燕.
膏桐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1):120-122.
1
许吴孟.
绒毛白蜡快繁技术[J]
.林业与生态,2015,0(5):37-37.
2
徐士印,叶景丰.
白蜡树属树木国内外繁殖研究进展[J]
.防护林科技,2014,27(2):44-45.
被引量:11
3
香玉萍,任远.
白蜡育苗技术[J]
.农村科技,2008(3):52-52.
被引量:4
4
赵金盘.
适宜北方盐碱地区的优良树种——白蜡[J]
.现代园艺,2011,34(6):8-9.
被引量:2
5
孙斌,曾雅静,李冬冬.
水曲柳栽培技术及应用[J]
.现代农村科技,2013(20):47-47.
被引量:2
6
雨竹.
我国禁止从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白蜡树属原木、锯材[J]
.中国人造板,2014,21(1):40-40.
7
谭燕双,沈海龙.
水曲柳下胚轴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23-623.
被引量:19
8
贾昭.
水曲柳嫁接繁殖技术[J]
.现代种业,2008(2):69-69.
9
吴红梅.
水曲柳育苗及丰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8):51-51.
10
张贝.
水曲柳[J]
.中国木材,2013(6):26-26.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