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区》
2006年第03X期36-38,共3页
Community
同被引文献30
-
1王福先,乌日丽歌.浅谈美国社区建设和管理[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13(1):57-59. 被引量:8
-
2中田.实,张萍.日本的居民自治组织“町内会”的特点与研究的意义[J].社会学研究,1997(4):26-33. 被引量:7
-
3田晓虹.日本社区建设管窥[J].学术月刊,1996,28(4):112-113. 被引量:11
-
4田晓虹.从日本“町内会”的走向看国家与社会关系演变的东亚路径[J].社会科学,2004(2):64-72. 被引量:13
-
5黑田由彦,王佩军.町内会:当代日本基层社区组织[J].社会,2001,21(8):43-45. 被引量:9
-
6何艳玲,蔡禾.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内卷化”及其成因[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104-109. 被引量:200
-
7刘娴静.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及中国的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6(2):59-61. 被引量:65
-
8小聂.新加坡人如何管社区[J].社区,2006(04X):36-37. 被引量:2
-
9王名,李勇,黄浩明:《日本非营利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
10李建国:《日本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载《城市问题》2000年第3期.
二级引证文献69
-
1黄琦翔,李杰.大陆法系国家地方立法与民间规范关系考察研究——以德国、比利时、日本为例[J].民间法,2021(4):470-482.
-
2范建红,梁肇宏,赵亚博,金利霞.资本、权利与空间:日本社区营造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20,27(1):102-109. 被引量:20
-
3王名,杨丽.社区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11(12):50-56. 被引量:18
-
4闵学勤,黄灿彪.适度的社区自治及其路径选择——基于香港和内地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2):42-46. 被引量:20
-
5万明,钱现.高压上浆工艺指标的定量定性研究[J].棉纺织技术,2000,28(4):11-14. 被引量:15
-
6刘志鹏.城市社区自治立法:域外比较与借鉴[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3):118-122. 被引量:10
-
7华峰.国际化社区的出现与应对[J].学海,2013(1):40-45. 被引量:12
-
8李嘉靖,刘玉亭.城市社区管理模式评析及中国社区管理机制初探[J].现代城市研究,2013,28(12):4-12. 被引量:14
-
9蔡杨.日本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经验及启示——基于诹访市“社区营造”活动的考察[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6):41-45. 被引量:6
-
10杨雪冬.论国际因素的合法化机制——以地方治理创新为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9):87-107.
-
1宋雪峰.日本社区治理及其启示[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3):90-96. 被引量:23
-
2张暄.日本社区: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J].乡镇论坛,2008(29):30-33.
-
3王凯.日本社区治理模式的探析和启示[J].山西农经,2017(3):130-131.
-
4高洁.异地养老遭遇瓶颈[J].市场周刊(文化产业),2009(6):40-42.
-
5刘慧生.社区活动要具有吸引力[J].社区,2002(22):10-11.
-
6同春芬,景雪岩.日本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及启示[J].社会福利(实务版),2016(7):56-57.
-
7王上.日本社区福利发展模式与居民参与[J].社会工作,2011(20):77-81. 被引量:3
-
8李江霞,王金玲.日本社区养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7):203-204. 被引量:5
-
9黑田由彦,王佩军.町内会:当代日本基层社区组织[J].社会,2001,21(8):43-45. 被引量:9
-
10李忠东.日本社区的“婆媳学校”[J].中老年保健,2006(9):4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