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苏农村经济》
2006年第3期22-23,共2页
Jiangsu Rural Economy
同被引文献16
-
1邓建宇,赵小敏,谢建军.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对策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58-60. 被引量:4
-
2罗建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8):98-100. 被引量:14
-
3蔡穗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以广东省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规划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4):619-623. 被引量:13
-
4黄信倩.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06(10X):42-43. 被引量:2
-
5耿虹,罗毅.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以武汉市汉南区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30(12):33-39. 被引量:19
-
6康晓琳,李世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88-2789. 被引量:8
-
7黎逸科,曾宪川,梁少华.阳东县平地村新农村规划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规划,2007,31(4):92-96. 被引量:4
-
8宋鄂平,张前勇.恩施山区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96-5898. 被引量:4
-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05—10—19.
-
10温家宝.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EB/OL].[2005-10-19].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5/Oct/1003627.htm.
二级引证文献14
-
1申家杰,袁志雄,吕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41-43. 被引量:12
-
2杨国霞.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设施配置探讨[J].小城镇建设,2011,29(9):73-77. 被引量:2
-
3蔚霖,黄珺嫦,孟庆香,赵志江.河南省黄楼村村庄规划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204-208. 被引量:3
-
4张瑞红.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1(12):102-105. 被引量:17
-
5王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6):144-148. 被引量:8
-
6董艳平.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几点观察及思考[J].山西建筑,2013,39(29):21-23.
-
7王挺.浅谈新农村建设——结合当前村庄规划实践为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7):106-106. 被引量:1
-
8崔文武.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庄规划初探——以半边店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为例[J].中国科技博览,2014(24):231-231.
-
9叶昌东,黄雯,李一璇.村庄规划实施评价——以广州从化市村庄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4(B07):174-178. 被引量:3
-
10谢松业.“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长效机制探讨——以广西梧州市为例[J].北京农业(上旬刊),2015(11):164-167. 被引量:2
-
1李铃.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41-42. 被引量:2
-
2王雪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原则和基本思路[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6(S1):45-46.
-
3张太忠.关于贫困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12):120-123.
-
4王淑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J].管理观察,2010(7):76-76.
-
5江苏省委副书记许仲林谈1997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J].江苏农机化,1997,0(2):4-4.
-
6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J].农村财务会计,2006(1):4-4. 被引量:1
-
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农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J].农民致富之友,2005(12):6-6. 被引量:1
-
8吴丹,华光华.立足优势 规划先行——招远市新农村建设发展纪实[J].今日中国论坛,2007(1):67-69.
-
9尤东风.新农村建设应规划先行[J].政协天地,2006,0(7):33-34. 被引量:1
-
10蹇泽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考与运用,2006(10):4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