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梅黑星病发生情况调查及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出处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27,共2页
China Plant Protection
-
1薛德乾,刘福喜,谢天永,邓志强.果梅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及药效试验[J].果农之友,2006(8):8-8.
-
2薛德乾.果梅黑星病在上杭县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方法[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11):24-24.
-
3杨秀荣,龙小双.斑替枝孢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初步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6,55(4):901-903.
-
4李春龙.梅花育种技术及其实际应用[J].现代农业,2013(6):82-82.
-
5乃用.枝孢中低分子量植酸酶的提纯和性质[J].工业微生物,2004,34(4):60-60.
-
6薛德乾,刘福喜,谢天永,邓志强.果梅黑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植物医生,2006,19(1):18-19.
-
7吴玉柱,季延平,刘慇,赵桂华,牛迎福,王海明,赵海军.牡丹红斑病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6):711-716. 被引量:18
-
8张贺,刘晓妹,喻群芳,漆艳香,谢艺贤,蒲金基.海南芒果露水斑病的初步鉴定[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7):75-77. 被引量:11
-
9吴玉柱 ,季延平 ,刘慇 ,牛迎福 ,王海明 ,赵海军 .牡丹红斑病发病规律的观察[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5):6-10. 被引量:12
-
10罗小丽.仁用杏病虫害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21-22.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