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Scientific Socialism
同被引文献104
-
1黄立华.日本新农村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21-25. 被引量:23
-
2李惠安,张祥茂,任俊峰,初雪.巴西、墨西哥农村合作社考察报告[J].农村经营管理,1996(6):40-43. 被引量:3
-
3邵彦敏.美日现代农地制度的比较与借鉴[J].东北亚论坛,2004,13(4):80-83. 被引量:12
-
4吴洁霞,韦小鸿,唐秀玲.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其对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04,20(4):289-294. 被引量:8
-
5王文槿.谈美国的农村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2):56-59. 被引量:16
-
6政策[J].江苏农村经济,2004(8):3-3. 被引量:2
-
7李秉龙,王可山.WTO规则下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3):89-93. 被引量:3
-
8潘劲.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0(4):46-47. 被引量:14
-
9王宗科.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J].继续教育研究,2005(1):29-31. 被引量:7
-
10赵世瑜.分水之争:公共资源与乡土社会的权力和象征——以明清山西汾水流域的若干案例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2005(2):189-203. 被引量:136
引证文献19
-
1熊毅.我国新农村建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3):11-15.
-
2熊毅.多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重点问题探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21(4):26-30. 被引量:5
-
3邹小军,吴鸣.新农村建设中实施智力反哺的思考[J].湖湘论坛,2006,19(6):15-17. 被引量:1
-
4易承志,龙翠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能力——公共产品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07,4(1):70-77. 被引量:14
-
5杨汉林.新农村建设中的“拉力”和“推力”综合运用[J].凯里学院学报,2007,25(1):48-50.
-
6程又中,胡宗山.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2):100-104. 被引量:8
-
7张友国,何俊武.政治正义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4):34-36. 被引量:1
-
8何强.对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7(4):134-136. 被引量:15
-
9熊毅.新农村建设主要问题求解——一种现代经济学方法[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50-53.
-
10车将,廖允成.国外农村建设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81-938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68
-
1杜茂华,冯伟林.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中的政府责任[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44-45. 被引量:1
-
2谢瑞其.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J].湖南农业科学,2007(3):12-14. 被引量:6
-
3易承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治理——以上海为个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6):137-143. 被引量:11
-
4马雁军,孙亚忠.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的公共产品属性与政府责任[J].经济经纬,2007,24(6):111-114. 被引量:20
-
5李丹,刘吉双.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战略重点选择与推进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08(10):88-89.
-
6陈娜,王月毅.村庄整治引入项目化管理模式[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0):126-127. 被引量:2
-
7邵战林,尼合迈提.霍嘉,周莉荔.政府行为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经济研究导刊,2008(13):37-40. 被引量:2
-
8张春莲.新型农民理论的国内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991-12993. 被引量:7
-
9程镝,姜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8(12):183-186. 被引量:2
-
10赵强社.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探微[J].理论导刊,2009(3):56-58. 被引量:34
-
1林凤.国外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6(73):28-31. 被引量:11
-
2金国峰.城市农民工权益保护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3(9):124-126. 被引量:15
-
3郭旭彦.论我国农民工的权益保护[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3):15-16. 被引量:2
-
4唐踔.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经济导刊,2010(6):84-85. 被引量:4
-
5陶远山.仰融是这个时代的标本[J].中国经济信息,2009(14):24-27.
-
6杨真真.农民失地问题探索与社会和谐发展[J].时代金融,2007,0(4X):63-64. 被引量:1
-
7申团结,袁忆.国外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02X):384-384. 被引量:3
-
8蓝海涛,黄汉权.新农村建设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6(7):18-20. 被引量:22
-
9王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对策分析[J].中国电子商情(科技创新),2014(8):128-128. 被引量:1
-
10郭振英.世界工业化道路的四个类型[J].经济研究参考,200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