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1
-
1王清.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4(7):61-63. 被引量:2
-
2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8.
-
3胡文鹏,冼伟铨.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中的主客体关系研究——从系统论角度看师生关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5):6-8. 被引量:4
-
4张志刚,常芳.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J].前沿,2008(2):55-57. 被引量:39
-
5刘明祥.论网络教学中的教师作用与学生主体性[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20(3):46-48. 被引量:5
-
6史宝华.网络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浅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6(4):93-94. 被引量:4
-
7李长吉.教学主客体关系问题三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0(4):7-11. 被引量:20
-
8余秀兰.教育改革的代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20(10):29-31. 被引量:17
-
9柳栋.定义网络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7):60-63. 被引量:6
-
10张一春,李艺.网络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哲学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6):17-20. 被引量:6
-
1常学妹.道德教育中的对话模式[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0(6):11-12.
-
2陆爱玉.信息化时代师生对话模式的变革[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2):50-52. 被引量:1
-
3王燕.作文教学中的对话模式[J].学语文,2008(4):36-36.
-
4袁景楼.对话的另一种形式:无言的对话[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08(7):61-61.
-
5凌和军.基于人机对话模式的江苏省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理性思考[J].英语考试研究,2011(2):17-20.
-
6代哲,冯帆.论“对话模式”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J].科学时代,2013(11).
-
7李鸭霞.调适学生心理,应对英语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3(3):79-79.
-
8赵后起.对话:一个生动开放的德育空间——对高校道德教育中对话模式的思考[J].科教文汇,2007(04X):15-16. 被引量:3
-
9彭春莲.构建从“单一”到“交织”的对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4):30-31.
-
10申继亮,张彩云.教师反思性对话的实践模式[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4):30-34. 被引量: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