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传染病网络直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出处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78-79,共2页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参考文献5
-
1毕学娟.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5,21(1):17-18. 被引量:4
-
2陶沁,谢阳,雷世光,沈晓荣,裴丽,胡绍源,罗月雪,蒋巧英,袁飞,姚敏.试用综合疫情报告卡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效率和报告质量[J].疾病监测,2005,20(5):261-263. 被引量:3
-
3修翠珍,周锡科,姜法春,刘艳.青岛市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1):73-74. 被引量:16
-
4宋杨,吴先萍,张靖静,许军红,陈新,唐学峰,季奎.四川省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现状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1):57-59. 被引量:20
-
5马家奇,王丽萍,戚晓鹏,张春曦,郭青,葛辉,郭岩.2004年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5):264-266. 被引量:159
二级参考文献7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传染病防治法[Z].,1989年2月21日颁布,1989年9月1日实施..
-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综合监测指南及实施方案(试行)[Z].,2002年4月起试行..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Z].,1991年9月21日颁布和实施..
-
4朱长乐.膜科学技术[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
5郑平.煤炭腐植酸的生产和应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
-
6范云鸽,史作清,施荣富,何炳林.氯甲基聚苯乙烯与芳烃的后交联反应研究[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8,14(1):31-35. 被引量:8
-
7马家奇.21世纪中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冲击[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19(3):245-247. 被引量:47
共引文献184
-
1李春雷.2005年宜宾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效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5):599-600. 被引量:1
-
2孟巧玲.2005年河南省安阳市传染病监测[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6):650-652.
-
3孙荣彬,郭业海,高永生.2005年莱芜市莱城区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6):735-736.
-
4沈艳辉,张卫,邢彦.北京市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2009─2011年)预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1,17(1):7-8.
-
5麦浩.桂林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第一年效果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5,9(5):450-452. 被引量:4
-
6李英.西双版纳州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的组建及效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6):689-690.
-
7周文红,陶沁.黔东南州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和报告质量评价[J].疾病监测,2005,20(11):593-595. 被引量:5
-
8张银豪,王冬,黎唏,彭春珍,刘明智.宁夏2004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情况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6,28(1):31-33. 被引量:6
-
9马家奇,杨功焕,施晓明.基于IT技术平台的中国疾病监测[J].疾病监测,2006,21(1):1-3. 被引量:77
-
10徐健.网络直报系统在早期发现传染病暴发中的应用[J].疾病监测,2006,21(4):212-216.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12
-
1马家奇,杨功焕,施晓明.基于IT技术平台的中国疾病监测[J].疾病监测,2006,21(1):1-3. 被引量:77
-
2张静靖.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在应用中的问题[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3):373-375. 被引量:8
-
3张弘,肖朋.现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疾病监测,2006,21(9):449-450. 被引量:5
-
4鹿凤苓,孟祥杰.基层网络直报系统应用效果评价[J].疾病监测,2006,21(10):548-550. 被引量:4
-
5张辉,宋桂德,杨溢.天津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网络直报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112-1113. 被引量:9
-
6任丽君,周脉耕,王黎君.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现状与发展[J].疾病监测,2008,23(1):1-3. 被引量:26
-
7邹义壮,肖春玲,韩素欣.ICD-10在我国医疗和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7):507-508. 被引量:18
-
8李云,惠东明,杭惠.苏州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09,21(11):535-536. 被引量:8
-
9梁春虹,颜玉炳,俞新莲,张向东.应用ICD-10编码和Excel高级筛选功能进行传染病筛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20(1):71-72. 被引量:2
-
10侯丽,李亚子,李姣.国内健康数据标准ICD应用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9):12-1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4
-
1徐红梅.南汇区网络直报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未分型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204-205. 被引量:5
-
2刘宇.实施科学管理 确保网络直报系统有效运行[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28(7):546-547.
-
3廖江,张梦群,魏咏兰.论开展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4):416-417. 被引量:7
-
4王晔,陶芳芳,冯玮,吴寰宇.基于疾病分类与代码的上海市传染病报告标准编码的建立[J].上海预防医学,2018,30(8):663-66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7
-
1朱荣.江苏省2005年~2010年未分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1,22(5):34-36. 被引量:24
-
2代培珍.60例未分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J].北方药学,2012,9(1):100-100. 被引量:2
-
3宋桂德,王德征,张辉,张颖.基于FoxPro从国家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向Deathreg2005转换数据的方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4):482-484. 被引量:6
-
4丁丽艳,马桂君,王玉国.敦化市2009-2011年居民死亡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2,11(6):495-496.
-
5潘亮亮,付英斌,王开亮,廖玉学.深圳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评估[J].职业与健康,2019,35(2):226-230. 被引量:2
-
6吴伟慎,陈静,何海艳,赵莹,李超.天津市2004-2013年未分型肝炎报告特征及订正情况[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1):7-9. 被引量:1
-
7魏叶,袁建明,张烽,朱平.2010—2014年南通市未分型肝炎报告病例流行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21):2976-2978.
-
8韦贤瑞,陈玲.我国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现状与发展[J].职业与健康,2017,33(15):2157-2160. 被引量:17
-
9王桂安,马晓,杨思嘉,孙斌.宁波市媒介生物监测信息化管理及其应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29(1):107-110. 被引量:2
-
10王春娟,张辉.西安市2004-2016年未分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8):849-851. 被引量:2
-
1奚多妹.公共卫生监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6):457-459.
-
2毕学娟.法定传染病报告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5,21(1):17-18. 被引量:4
-
3国家级脑卒中防控网络搭建成型[J].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13(6):55-55.
-
4陈利,张勇.平邑县成为山东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J].家庭健康(医学科普),2016,0(2):62-62.
-
5张勤军,张飚.县乡疾控机构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分析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0):766-767.
-
6王培英,金文华.上海市南汇区现行防病体系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缺陷和对策[J].上海预防医学,2004,16(10):485-486. 被引量:1
-
7构建新疆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与防控网络——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4,0(3):44-44. 被引量:1
-
8刘开军.开拓创新 科学管理 加快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5):481-483.
-
9刘海波.后SARS时代农村卫生防病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10):12-13. 被引量:3
-
10刘海波.强化政府职能 完善农村防病体系[J].医院管理论坛,2003,20(11):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