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央行票据的调控效率及其可持续性
被引量: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央行票据出台以来,对冲销外汇占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人民币重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央票滚动发行的利息成本问题越来越突出,央行票据继续充当货币政策工具受到众多质疑。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央行票据的政策职能和调控效率,认为不能单从成本角度就得出央票应“淡出”的结论,央行票据的去留应服从于货币政策大局。
作者
蔡超
机构地区
中央财经大学
出处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Shanghai Finance
关键词
央行票据
外汇占款
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
分类号
F821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159
引证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75
参考文献
6
1
曾秋根.
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兼评冲销干预的可持续性[J]
.财经研究,2005,31(5):63-72.
被引量:82
2
.中国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研究报告:公开市场业务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分析[R].,..
3
.央行货币政策成本巨大 带着镣铐跳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11(19).
4
.[N].《中国证券报》,2002年3月4日.
5
.创刊一周年资料[N].《经济观察报》,.
6
.[N].《上海证券报》,.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张伟.
体制转换模型能预测货币危机吗?[J]
.经济研究,2004,39(7):18-26.
被引量:27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组.
中国银行体系贷款供给的决定及其对经济波动的影响[J]
.金融研究,2003(8):19-35.
被引量:52
3
姜建清.
银行信贷退出理论和实践研究[J]
.金融研究,2004(1):1-18.
被引量:31
4
卜永祥,周晴.
中国货币状况指数及其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运用[J]
.金融研究,2004(1):30-42.
被引量:65
5
高潮生.
美元大贬值——美元的贬值成因及走势展望[J]
.新财富,2004(4):44-56.
被引量:1
6
刘骏民,伍超明.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
.经济研究,2004,39(4):60-69.
被引量:179
7
王晓中.
房地产过热、外汇储备增长与货币政策操作——谈宏观经济的央行视角[J]
.金融研究,2004(5):134-138.
被引量:12
8
周茂荣,郭建泉.
放弃成本、政府偏好与资本控制:一个审慎的机会主义汇率制度选择模型[J]
.经济研究,2004,39(5):67-75.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127
1
朱一鸿.
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根源及治理对策评价[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1):88-92.
2
谢海林.
我国央行票据货币冲销的成本研究[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20-24.
被引量:1
3
张乃丹.
我国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关系研究[J]
.甘肃金融,2008(7):14-16.
被引量:1
4
刘微.
央行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时代金融,2008,0(10):51-52.
5
宋超.
央行票据冲销的有效性及制约因素研究[J]
.时代金融,2008,0(6):68-70.
被引量:1
6
陈音峰.
中国冲销干预的成本与可持续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3):78-79.
被引量:1
7
王延明.
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与规模、地区及行业关系[J]
.证券市场导报,2003(3):56-60.
被引量:8
8
张宇润,杨思斌.
论证券法“三公”原则的制度内涵[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5):71-80.
被引量:4
9
向文华.
中国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与评价[J]
.天府新论,2005(3):53-58.
被引量:1
10
柏檀.
大股东占资、制度创新与公司治理[J]
.现代经济探讨,2005(5):67-6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59
1
张雪莹,陆红,汪冰.
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的关系之谜: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金融发展评论,2010(9):144-158.
被引量:3
2
姚余栋,谭海鸣.
央票利率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综合性指标[J]
.经济研究,2011,46(S2):63-74.
被引量:50
3
宋超.
央行票据冲销的有效性及制约因素研究[J]
.时代金融,2008,0(6):68-70.
被引量:1
4
刘文翠,周燕.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学思考[J]
.新疆金融,2004(8):11-13.
被引量:8
5
田华臣,张宗成.
析我国外汇占款对冲策略[J]
.国际贸易问题,2005(1):91-95.
被引量:13
6
钟伟.
美联储加息、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J]
.世界经济,2005,28(3):10-16.
被引量:19
7
程实,陆志明.
对中国持有高额美国国债问题的研究[J]
.投资研究,2005(4):18-21.
被引量:5
8
曾秋根.
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成本、经济后果分析——兼评冲销干预的可持续性[J]
.财经研究,2005,31(5):63-72.
被引量:82
9
张玉英,李锋.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基础货币调控的影响[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5):17-18.
被引量:3
10
余幼平.
我国外汇储备模型: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54-5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1
1
杨冰.
人民币升值对江苏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S2):98-98.
2
刘微.
央行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时代金融,2008,0(10):51-52.
3
宋超.
央行票据冲销的有效性及制约因素研究[J]
.时代金融,2008,0(6):68-70.
被引量:1
4
余前帆.
南京富士通DPK 100存折打印机 高速高质 尽显“财能”[J]
.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19):54-54.
5
史焕平.
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下的央行冲销政策的特点与持续性分析[J]
.武汉金融,2006(11):7-9.
被引量:13
6
左柏云.
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两种自我强化机制及其弱化对策[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21(6):36-40.
7
左柏云.
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两种自我强化机制及其弱化对策[J]
.南方金融,2006(12):37-40.
被引量:2
8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王丽艳.
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下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与外汇管理[J]
.济南金融,2007(5):22-24.
9
吴丹,朱海洋.
央行票据冲销外汇占款的长期性效应评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29(7):140-143.
被引量:7
10
陈利平.
外部占优下公开市场操作的货币主义算法——兼论当前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9(3):61-6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5
1
陈明艺,陈飞.
完善我国国债市场功能以促进公开市场操作的政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11(19):27-34.
被引量:1
2
史焕平.
我国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原因、影响及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2007,27(1):119-122.
被引量:4
3
陈享光,赵英杰.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
.当代经济管理,2007,29(4):1-6.
4
蔡文远,汪业茅.
中国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的成因和对策[J]
.北方经贸,2007(11):105-106.
5
周光亚,黄繁华.
货币冲销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1999-2006年[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6):45-49.
被引量:1
6
华红梅.
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分析[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21(1):72-74.
被引量:2
7
董玉峰.
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及对策[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08(1):5-7.
被引量:1
8
周光亚,马野青.
货币冲销政策有效性原理及其实证检验[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5(1):34-39.
被引量:3
9
袁小玲,刘建国.
我国外汇冲销干预的有效性研究[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37-42.
被引量:4
10
邓晓兰,段从峰.
公开市场操作:国债与央行票据替代性分析[J]
.上海金融,2008(10):39-42.
被引量:12
1
巴曙松.
外汇储备与宏观金融调控效率[J]
.国际经济评论,1999(2):49-53.
被引量:7
2
陈蕊.
政策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VEC模型的实证分析[J]
.世界经济情况,2011(11):29-34.
3
李雪松,彭哲远,高艳.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实施路径与制度保障[J]
.河南社会科学,2017,25(2):43-50.
被引量:4
4
戴国强.
建立做市商制度 提高货币市场监管和调控效率[J]
.中国货币市场,2001(1):22-25.
5
巴曙松.
论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滞后的宏观影响[J]
.天津社会科学,1999(4):54-58.
6
贝政新,朱伟.
投资基金发展:机遇与效应[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1(3):59-62.
7
巴曙松.
宏观金融调控工具效率问题研究[J]
.华北金融,1999(6):30-33.
被引量:1
8
邓晓兰,段从峰.
公开市场操作:国债与央行票据调控效率比较研究[J]
.甘肃金融,2011(8):8-12.
9
孙惠爱,胡天赐.
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与通货膨胀——兼评近两年我国物价走势与对策[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1):83-88.
10
周永先.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问题浅析[J]
.财会月刊(合订本),2004(04B):24-25.
被引量:2
上海金融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