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2,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参考文献3
1 郑彩微,洪卫,林凤姑.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探讨[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8):456-457. 被引量:56
2 Milewczyk M.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itoneal adhesions in cases of suturing and non-suturing of the parietal peritoneum in rabbits[J].Ginekol Pol,1989,60(1):1-6.
3 Bamigboye AA,Hofmeyr GJ.Closure versus non-closure of the peritoneum at caesarean sectio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28(2):163-171.
二级参考文献4
1 曾蔚越,实用妇产科杂志,1991年,7卷,250页
2 姚天一,天津医药,1990年,18卷,136页
3 曾蔚越,中华妇产科杂志,1989年,24卷,73页
4 阎国来,中华妇产科杂志,1985年,29卷,4页
共引文献55
1 李秀梅.二次剖宫产92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2):256-257.
2 陶柳,王素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101例临床分析[J] .合肥医学院学报,2004,27(3):276-277. 被引量:1
3 王彩珊.瘢痕子宫再次分娩125例分析[J] .医学文选,2004,23(4):470-471.
4 张卫社,谷海燕,伍招娣.基层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可行性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9):1007-1009. 被引量:2
5 陈凤霞.17年间剖宫产指征的变化与分析[J] .临床医学,2005,25(1):86-88. 被引量:9
6 吴红恩.瘢痕子宫69例分娩方式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7):712-713. 被引量:2
7 童英.剖宫产106例指征分析[J] .人民军医,1996,39(3):37-38.
8 陈茵,张桂兰.87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 .中原医刊,2006,33(12):31-32.
9 艾冬梅.首次剖宫产腹壁和子宫切口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J] .山东医药,2006,46(18):58-59. 被引量:1
10 曾升梅.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J]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2):288-289.
同被引文献112
1 任国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89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65-2266. 被引量:4
2 杨素云,吕树红.459例剖宫产原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29). 被引量:9
3 马彦彦.Michael Stark剖宫产术[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1,2(3):178-179. 被引量:8
4 李佳倪,高素清,周凤珍.新式剖宫产术与盆腔粘连的探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0):629-630. 被引量:154
5 滕银成,林其德.剖宫产的手术分类及其切口愈合[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59-260. 被引量:80
6 应豪,段涛.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流行病学调查[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60-261. 被引量:173
7 颜建英,陈文祯,崔小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64-265. 被引量:177
8 王爱香.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经阴道分娩164例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11):22-23. 被引量:64
9 姚毓娟,冷丽丽.25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临床医学,2004,24(12):47-48. 被引量:9
10 郑彩微,余作黔.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催产素催引产初探[J] .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4):194-195.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36
1 张吉林.再次剖宫产67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1):478-478.
2 孙友红,郭晓华,魏秀琴.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106例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4):68-69. 被引量:10
3 周园园.妊娠期子宫破裂16例诊治体会[J]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4):287-288. 被引量:4
4 康丽宏,杨立新,蔡集会.二次剖宫产136例临床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3):81-82.
5 周惠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42例产科处理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1):29-30.
6 陈建优.110例二次剖宫产的临床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7):48-49.
7 杨秀英.改良式剖宫产术式的应用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0):3054-3055. 被引量:1
8 赵敏,周琴,王爱琳,王颖楠,杨雪.二次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J] .东南国防医药,2008,10(5):334-336. 被引量:1
9 刘学珠.二次剖宫产60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08,5(34):27-28. 被引量:1
10 董云.二次剖宫产100例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08,27(30):65-65.
二级引证文献112
1 朱丽芳.剖宫产横纵切口对于二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48):46-47.
2 沈福英,徐笑,陈颂英.第一产程综合干预促进产程进展300例临床观察[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63-64. 被引量:18
3 丁莉.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0,7(10):57-58. 被引量:2
4 李曦.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0例分娩方式的选择[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6):668-670. 被引量:8
5 王会岚.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15):81-81. 被引量:1
6 王加琴,汪青,汤荣光.妊娠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附19例报告[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0,23(9):92-93.
7 魏秀琴,游丽.190例二次剖宫产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59-1461. 被引量:6
8 郭风莲.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J] .中国乡村医药,2011,18(1):42-43. 被引量:5
9 籍凤宇,王迎欣.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临床观察[J] .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27(1):85-86. 被引量:2
10 谢玉兰,黄蔚,蒋小敏.新式纵切口剖宫产术200例的临床观察[J] .广西医学,2011,33(2):199-201. 被引量:1
1 王冬云,郭乃艳.二次剖宫产179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6). 被引量:3
2 张建伟.三种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6):522-523.
3 林辉璇,张兵,张清秀,姚冬花.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的改良及临床应用[J] .西藏医药,2010,31(1):51-51.
4 邢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7):1909-1910. 被引量:10
5 于桂芝,缪智辉,兰彩霞.二次剖宫产53例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1,0(4):218-219.
6 樊莉莉.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盆腹腔及腹壁粘连情况的比较[J]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2):246-247.
7 潘雷,沈林平,张运平.再次剖宫产95例[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3,5(4):43-44.
8 陈宪珠.羊水栓塞二例报告[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989,18(2):49-50.
9 刘莲秋,李秀真,李爱兰.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单层锁边缝合的探讨[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1,3(2):15-17.
10 桑忠礼,周文燕.腹膜外剖宫产术250例体会[J] .中国医药导报,2005,2(18):23-2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