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应用酸性氧化水冲洗的作用
出处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期40-40,共1页
Zhejiang Clinical Medical Journal
参考文献3
1 李新武,孙守宏,李涛,李晓青,李秋丽,袁洽劻.酸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2):95-98. 被引量:120
2 王国卿,刘丽华,冯晓玲,贾铁利,栾湘宁.强氧化离子水治疗严重创面感染的作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156-157. 被引量:28
3 Selkon J B,Babb J R,Morris R.Evoluation of the antimicobial activity of a new super oxidized water sterilox for the disinfeotion of endodcopcs.J Hospit Intect,1999,41(1):59-70.
二级参考文献3
1 李新武,孙守宏,李涛,李晓青,李秋丽,袁洽劻.酸化电位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6,17(2):95-98. 被引量:120
2 洪涛,生物医学超微结构与电子显微镜技术,1984年
3 邓小虹,彭国克,李凤玲.强氧化离子水杀菌性能实验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1):37-38. 被引量:66
共引文献134
1 孙慧敏,贾艳敏,侯小平.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水对解脲支原体杀灭效果的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6):722-723.
2 王春梅,孟庆芳,迟敏.酸性氧化电位水联合烧伤湿润膏治疗浅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J] .医药世界,2009(4). 被引量:1
3 田青,李丹,王国卿.自体巩膜包裹HA义眼台植入术后结膜延迟愈合1例报告[J]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1,17(2).
4 史国珍,伍骥,梁中行,童奥,朱西娥,王国卿,王琪,周晓武,陈明敏.糖尿病并发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治愈一例[J]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1,17(4):248-249. 被引量:7
5 钱培芬,张丽君,姚玮炯,项明洁,陶祥龄.强氧化离子水对微生物杀灭效果的临床研究[J] .上海护理,2001,1(2):4-6. 被引量:1
6 陈洪涛,王月平,赵翠林,汲振余.氧化电位水对乙型肝炎病毒杀灭效果观察[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36(1):82-83.
7 董茹晔,钱培芬,张寅,张勤,刘健,窦懿.氧化电位水与三氯异氰尿酸泡腾速溶片的消毒效果比较[J] .上海护理,2004,4(4):4-5. 被引量:5
8 赵汉臣,张雪梅.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8):632-634. 被引量:38
9 王兆莉,郭晓玲,黎碧霞,颜胜.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抗菌及疗效观察[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4):347-349. 被引量:6
10 孙薇,任清明,李东力.酸性氧化电位水杀菌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消毒学杂志,2004,21(4):371-373. 被引量:50
1 潘丽沁.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临床应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5):41-42. 被引量:1
2 白淑珍,李怀真,贾瑞霞,白雪利,白洁.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内分泌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16-217. 被引量:1
3 吴秀玲,高煜霞,李春军.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麻醉及灌流处理[J] .农垦医学,1998,20(3):166-167.
4 杨珂,肖红.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护理[J] .中国医学创新,2009,6(20):144-145. 被引量:3
5 梁庆祖,黄勇平,黄键,黄群.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38例报告[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2):174-175. 被引量:2
6 姚德鸿,董国勤,蒋跃庆,傅强.老年男性BPH若干诊疗问题探讨[J] .老年医学与保健,1999,5(4):158-159.
7 卫生统计[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08,0(5):316-320.
8 李春秀,魏大琼,谢燕,郑康霞,何莉.酸性氧化电位水预防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912-1913. 被引量:3
9 罗燕,龙彬,尹志寒.酸性氧化电位水预防老年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观察[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8):4214-4215. 被引量:1
10 潘丽沁,温惠龙,潘姝,李叶扬,沈仲华,梁艳娇.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于烧伤创面持续杀菌时间的研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6):3886-388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