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泰州学派人物的出位之思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明代中叶产生的泰州学派在很多方面对传统儒学有所突破。作为平民思想家王艮没有一般士大夫在言行上的禁忌,不惮于作出位之思。泰州学派的后学秉承了这一传统,为明代中后期的思想解放打开一条通道。泰州学派的出位之思表现在以匹夫而存尧舜君民之心,热衷于建立宗族和学术共同体的社会试验,光大“处则为天下万世师”的师道自任精神,显示了他们普遍的宁为狂狷、不为乡愿的狂者胸次。在向知识界和士大夫阶层的扩展的过程中,泰州学派的出位之思出现一些变化,派内人物与官场的关系由融洽、疏离到冲突,平民色彩也渐趋淡化,启蒙的重点由平民变成了精英。出现上述变化的社会原因是明代中期以后社会矛盾激化“,道”与“身”由契合走向对立,而启蒙思想在士大夫中的传播也必然导致平民色彩的淡化。这是泰州学派学术发展的内在悖论。此外,泰州学派人物社会地位的分化也是重要原因。
作者 胡学春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8-201,共4页 Study & Explor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2王艮.王心斋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 3黄宗羲全集(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 4何心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0.
  • 5.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 6李贽.焚书·续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共引文献119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