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98-198,共1页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ocial Science Edition)
同被引文献13
-
1彭锦霞.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湖湘论坛,2005,18(1):26-27. 被引量:48
-
2盖元臣.关于新时期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9):77-78. 被引量:13
-
3江金权.建立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长效机制[J].求是,2006(1):39-41. 被引量:15
-
4蔡梅.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3-15. 被引量:56
-
5王忠桥,张国启.从学科建设的视野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6(7):34-37. 被引量:11
-
6苗培彬.高职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7):74-76. 被引量:7
-
7王保安.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20):97-98. 被引量:22
-
8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
9陈至立.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09-11.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www.gov.cn,2006-03-16.
引证文献6
-
1刘红燕,辛兵,李红,方爱珍,张志鹏.“先进性”教育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19-21.
-
2刘红燕.“先进性”教育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发展[J].邯郸学院学报,2006,16(4):73-76.
-
3王志发,朱晓东,敖四江.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路[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36-139. 被引量:13
-
4陈旭英.增强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实效性的再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13-14. 被引量:11
-
5陈旭英.增强高校党建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89-190. 被引量:3
-
6林燕芬.以党建为抓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241-2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7
-
1于春江.增强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南国博览,2019(8):40-40.
-
2洪新程.新时期完善高校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27-28. 被引量:1
-
3朱晓东,刘军,刘娜.强化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五个机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18(1):33-35. 被引量:4
-
4谢莉莉.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1):131-132. 被引量:2
-
5殷红敏.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谐机制的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11(2):44-47. 被引量:6
-
6陈松青.浅谈高校两校区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J].科教文汇,2009(22):72-73.
-
7苗彦恺.浅议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J].文教资料,2009(10):191-192. 被引量:1
-
8郅秀丽,高学峰.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之思考[J].文教资料,2009(28):214-215. 被引量:1
-
9蒋志宏.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4):120-122. 被引量:2
-
10谢莉莉,刘新英.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策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6):149-150.
-
1任国亮.用“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甘肃教育,2014(15):33-33.
-
2荆雪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5(4):83-84.
-
3曹东玲.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J].理论界,1999(2):36-37.
-
4吴继霞,张理民.构建和谐校园之我见[J].教育艺术,2007(7):16-17.
-
5凌云,谢宇.浅谈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08(10X):2-4.
-
6屈建元.精于谋划 勤于落实 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J].发展,2009(9):23-24.
-
7罗友松.积极应对三大历史性课题促进学校改革稳定发展——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的思考[J].学习与实践,2003(11):39-42.
-
8杨银付.落实素质教育 亟待创造八个条件[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12):1-5. 被引量:6
-
9王军.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影响解决好新时期历史性课题[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187-189.
-
10丁淑杰,陈利.可持续发展——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新课题[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24(2):22-2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