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医学与社会》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Medicine and Society
二级参考文献9
-
1范愉.ADR原理与务实[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564-566.
-
2江伟 杨荣新.人民调解学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
3《人民法院报》2002年7月2日,第5版,《现在开庭》栏目.
-
4.“北京一名犬曹遇车祸主人请求精神赔偿”[N].《检察日报》,2002年8月18日.
-
5.《广告喊不出名牌企业如何打造名牌》[N].《人民日报》,2002年9月6日.
-
6[日]小岛武司著.《裁判外纷争处理与法的支配》,东京:有斐阁,2000年版,第183页.
-
7桑本谦.前引《民间法(第一卷)》,第327页.
-
8《“148”专司处理民事纠纷武汉首席调解员为“110”分忧》,正义网2002年9月18日,http://www.jerb.com.cn.
-
9.《民间法(第一卷)》[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共引文献128
-
1尹不忧.司法裁判追求法律上的正确答案吗?——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核心争议之解决[J].法律方法,2023(4):161-178.
-
2权小虎.和谐社会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J].唐都学刊,2008,24(3):121-125. 被引量:3
-
3宋明.人民调解的正当性论证——民间纠纷解决机制的法社会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5-52. 被引量:13
-
4汤枥钧.“枫桥经验”与构建中国特色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2(6):99-103. 被引量:10
-
5尹德常.新形势下预防化解涉诉矛盾纠纷的路径探析——兼论构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一体化机制”[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1,27(5):16-20.
-
6沈佳.我国建立医疗纠纷代替性(ADR)解决机制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8,21(1):105-106. 被引量:4
-
7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卜燕华,郭振华,焦欣欣.非诉讼解决金融消费纠纷机制初探[J].河北金融,2014(8):54-57. 被引量:3
-
8王振清.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纠纷解决资源[J].法律适用,2005(2):17-20. 被引量:33
-
9万里涛.浅议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12(1):46-50. 被引量:8
-
10于语和,何苗.试论人民调解制度与ADR的嫁接与融合[J].中国司法,2005(9):62-6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06
-
1丁凤楚,方巍,邹梓秀.论医疗责任强制险受害第三人的直接求偿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2):46-51. 被引量:2
-
2郑渊,雷晓坤.日本的医疗纠纷处理与防范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2):74-75. 被引量:25
-
3张卫平.我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J].法律适用,2005(2):15-16. 被引量:43
-
4张居盛.ADR与我国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J].政法学刊,2004,21(4):3-5. 被引量:6
-
5万里涛.浅议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5,12(1):46-50. 被引量:8
-
6金艳.行政调解的制度设计[J].行政法学研究,2005(2):78-84. 被引量:43
-
7武乾.中国古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美国ADR[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3):11-12. 被引量:13
-
8陈绍辉.我国医疗责任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法制,2005,13(3):31-34. 被引量:21
-
9陈树鹏.医疗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8(27):337-338. 被引量:3
-
10周东海.推动医疗责任保险的有益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9):586-58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7
-
1丁凤楚.论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构建[J].法学杂志,2011(S1):284-287. 被引量:6
-
2先德强,刘博.对完善我国医疗纠纷调解制度的思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1513-1514. 被引量:4
-
3唐键,倪伟.论2种调解方式结合处理医疗纠纷的新机制[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2):36-38. 被引量:11
-
4舒广伟.现行医疗纠纷行政调解制度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某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6):41-44. 被引量:12
-
5王伟杰.论医疗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的构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5):337-339. 被引量:10
-
6沈慧,赖秀江.医疗纠纷处理现状的若干思考[J].现代医院,2009,9(11):1-3. 被引量:7
-
7曹杰,韩雪磊,方鹏骞.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J].医学与社会,2010,23(2):69-70. 被引量:5
-
8赵云.也谈我国医疗纠纷行政调解机制[J].中国卫生法制,2010(2):52-55. 被引量:6
-
9刘一凡.如何提高农村患者在医疗纠纷中的维权能力[J].现代农业,2011(2):99-99.
-
10赖东川.我国医疗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初探[J].福建法学,2011(2):3-1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2
-
1姬军生,张勇,刘江.医疗纠纷处置方式回顾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3):147-149. 被引量:10
-
2孙忠河,潘淮宁,马振华,凌龙,陈红.三级医院引入人民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的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1):55-56. 被引量:16
-
3马辉.浅议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模式[J].中国卫生法制,2009,17(6):27-29. 被引量:1
-
4曹杰,韩雪磊,方鹏骞.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J].医学与社会,2010,23(2):69-70. 被引量:5
-
5顾桂国,娄继权,王枫华,饶文华,黄豪.医患矛盾第三方调解途径中的保险机制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2010,22(2):87-89. 被引量:6
-
6郭永松,李秀央.医患纠纷的处理意愿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5):10-12. 被引量:18
-
7杨志刚,查嘉华.医疗纠纷处理第三方的引入与作用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3):271-272. 被引量:8
-
8曹昌伟,赵建国.人民调解介入医患纠纷机制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52-54. 被引量:3
-
9王波,马志军,戴飞.医疗事故争议提起技术鉴定趋势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8):735-736.
-
10谷向晖.试论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20):3196-3198. 被引量:9
-
1陶泽红,宋超群.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民康医学,2009,21(8):942-942.
-
2晋勇.加强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新疆医学,2011,41(5):118-120. 被引量:5
-
3王礼泉.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17(6):80-81. 被引量:2
-
4天津:第三方调解制度成效明显 医疗纠纷降六成[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0(11):46-46.
-
5朱海兵.医患关系面临尴尬 健全第三方调解制度或是出路[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1(24):34-36.
-
6广东:立法治“医闹”[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12):6-6.
-
7陈源.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的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2014,22(2):58-60.
-
8林文凤.护患纠纷与防范[J].中国乡村医药,2003,10(4):70-70. 被引量:1
-
9马文贞,余嘉明,薛湘平,付会斌.医疗纠纷处理工作机制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6):163-165. 被引量:1
-
10马辉,殷宏祥.医疗纠纷调解制度运行前提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3,26(5):70-7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