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概念解析
被引量: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社会学领域的新兴分支,空间社会学的出现不只是社会学原有知识结构在数量上的增加,也代表着新的研究范式的出现,更是对现代学术研究中各个学科融合趋势的体现。
作者
叶涯剑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共3页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空间
社会学
方法论
概念解析
分类号
C91-0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94
引证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203
参考文献
14
1
(德)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2..
2
(英)安东尼·吉登斯 李康 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三联书店,1998..
3
(法)皮埃尔·布迪厄 蒋梓骅译.实践感[M].译林出版杜,2003年..
4
(法)埃米尔·涂尔干 渠东 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美)曼纽尔·卡斯特 夏铸九 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7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edited by J. Urry & D. Gregory Basingstroke,Hampshire :Macmillan, 1985.
8
Henri, L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 - Smith, Oxford, OX, UK, Cambridge, Mass, USA,Blaekwell, 1991.
9
Problems of space and time, edited by J. J, C. Smart, New York: Macmillan, 1964.
10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1981 - <1985>.
共引文献
9
1
陶文昭.
信息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4):26-31.
被引量:5
2
刘柏云,李遐.
论图书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
.图书馆论坛,2006,26(3):66-68.
被引量:15
3
苏文宁.
互联网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1):41-43.
被引量:5
4
陶文昭.
全球化的网络结构[J]
.江淮论坛,2007(1):5-10.
5
罗正副.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J]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9-23.
被引量:10
6
李娟.
“以文化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2):135-138.
被引量:5
7
路程.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中的身体问题[J]
.江西社会科学,2015,35(4):100-106.
被引量:26
8
蒋衡.
西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4(6):72-77.
被引量:40
9
胡键.
信息霸权与国际安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4):34-3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94
1
孙秀玲.
新时代西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4):62-69.
被引量:16
2
杨菊华.
空间理论视角下老年流动人口的社会适应[J]
.社会学研究,2021(3):180-203.
被引量:67
3
蒙慧玲.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会空间变迁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0(4):63-70.
被引量:4
4
吴海琳,程茹.
走向“复合型社会”赋能的智慧社区建设——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的“十三社区”案例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5-96.
被引量:14
5
薛东,翁祖彪.
基于居民美好生活的社区公共空间构建[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75-80.
被引量:21
6
戴岳.
摆手舞与土家族的民族情绪情感[J]
.民族艺术研究,2004,17(3):49-53.
被引量:7
7
刘菊娥.
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与路径选择[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31-33.
被引量:6
8
王双凤.
关于“家庭文化”的思考[J]
.青年文学家,2005(5):60-60.
被引量:1
9
史杰.
企业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初探[J]
.石油政工研究,2001(6).
被引量:1
10
李德成.
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述略[J]
.中国藏学,2011(S2):64-80.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44
1
李娟.
城市社区学习空间组构与意义生成:基于上海的多个案研究[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2(2):76-138.
2
徐祥运,岳宗旭.
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3):24-30.
被引量:2
3
吴德群.
社会学视角下的布洛陀文化——对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思考[J]
.广西民族研究,2009(2):108-112.
被引量:5
4
苏文伟.
论君臣文化、家庭文化、公共空间文化与企业管理[J]
.海峡科学,2009(10):60-63.
5
赵晓荣.
重构农民的实践空间的实证研究——基于山西柳村农民协会[J]
.社会主义研究,2010(2):79-83.
被引量:3
6
何明俊.
关于空间宪政的理论[J]
.城市规划,2012,36(7):9-14.
被引量:1
7
徐冰鸥.
课堂空间的精神之维[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2):104-109.
被引量:6
8
徐冰鸥.
课堂空间精神性探寻[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2):70-75.
被引量:2
9
赵珂.
城市设计的决策支持——数字化调查研究[J]
.新建筑,2013(6):54-58.
被引量:2
10
姚爱萍.
课堂研究的空间观[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38-239.
二级引证文献
203
1
张经武,赵婷婷.
反差、流动与迷失:新时期以来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空间叙事[J]
.艺术学界,2022(1):78-92.
被引量:1
2
李侨明,张和清.
空间再生产: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基层治理的新策略——基于广东S村的行动研究[J]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23(1):85-116.
3
杨灿,许粟榬,毕重增.
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社区心理资本问卷的编制[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4(1):67-86.
4
徐祥运,岳宗旭.
数字技术社会化进程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一个空间社会学的视角[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3):24-30.
被引量:2
5
范蕴玉,周建祥.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空间分层及优化[J]
.党政干部学刊,2024(4):66-72.
6
陈晓莉.
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J]
.理论与改革,2011(3):139-142.
被引量:17
7
刘婷.
壮族布洛陀文化研究述评[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3):28-33.
被引量:2
8
张国红.
社会学视域下职业教育课堂的“公共空间”[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22):5-9.
被引量:7
9
安富海.
教学实践是一种创造性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3):68-73.
被引量:28
10
覃雪梅,付蓓.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转换与实现途径[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5(7):43-45.
被引量:7
1
赵靖芝,郭峰.
高技能人才概念解析[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5,30(4):45-48.
被引量:1
2
马骏.
“公共利益”的概念解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0):55-56.
3
马永华.
好生活概念解析[J]
.理论导报,2014(4):44-46.
4
栾瑞,牛志勇.
创业者过度自信概念解析及其对创业的影响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2013,1(8):99-101.
被引量:1
5
张俊瑶,张联社.
社会学视野中的空间及空间流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5-17.
6
胡跃红,刘剑,彭智.
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196-196.
被引量:1
7
赵大朋.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进展[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19(2):44-49.
被引量:1
8
查竞春.
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概念解析[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3(1):66-68.
被引量:3
9
任志安.
中外管理思想的融合趋势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1(3):6-6.
被引量:2
10
田培杰.
协同治理概念考辨[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24-140.
被引量:189
贵州社会科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