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柴油机碳烟排放控制技术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柴油机碳烟生成的机理,和影响碳烟生成的因素。并对目前国内外通过机内净化、机外净化和燃料净化3种方式对碳烟排放进行控制方法进行了论述,提出使用无灰型消烟添加剂在目前仍是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1种有效消烟手段。
作者
隆江
陈国需
机构地区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与管理工程系
出处
《润滑油与燃料》
2005年第5期19-23,共5页
Lubes & Fuels
关键词
碳烟
机内净化
机外净化
添加剂
分类号
X73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U464.172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14
1
郭和军,张剑,王煊军,刘振玉.
国外柴油机低排放含氧燃料及其研究进展[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4,31(1):43-46.
被引量:19
2
张润铎,贺泓,张长斌,石晓燕.
乙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制备工艺和废气的排放特性[J]
.环境科学,2003,24(4):1-6.
被引量:30
3
高永建,陈国需,秦敏,王志民,董俊修.
新型柴油节能降污添加剂的研制[J]
.化学研究,2003,14(1):27-28.
被引量:2
4
何邦全,王建昕,阎小光.
柴油机含氧燃料的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2003,34(1):134-138.
被引量:36
5
张光德,黄震,张武高,乔信起,周校平.
含氧添加剂DMC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J]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2,8(5):385-389.
被引量:21
6
王青芳,张超,孙红芳,刘元方,北京大学.
柴油车尾气碳烟颗粒物捕集装置的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1,14(4):57-59.
被引量:5
7
黄勇成,王贺武,周龙保,白富强.
含氧添加剂碳酸二甲酯降低轻型直喷柴油机碳烟的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34(5):5-8.
被引量:10
8
许世海,李生华,刘治中.
消烟助燃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小型内燃机,1996,25(1):34-38.
被引量:3
9
Satge de Caro P,Mouloungui Z,Vaitilingom G,et al.Interest of combining an additive with diesel-ethanol blends for use in diesel engines[].Fuel.2001
10
Leonard Kuo-Liang Shih.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Various Fuel Additives on the Diesel Engine Emissions[].SAE Paper.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宁智,张广龙,梁纶慧,陈家骅.
柴油机排气微粒过滤器再生技术及其发展[J]
.小型内燃机,1995,24(1):60-64.
被引量:6
2
冯明志,肖福明,刘春贵,姚忠德,杨滨,罗远荣.
柴油机多效燃油助燃剂的研究及应用[J]
.内燃机学报,1995,13(1):90-95.
被引量:21
3
Horrocks R W,张耀庆.
减少轻型柴油机排放物的最新技术[J]
.国外内燃机,1996,28(3):34-42.
被引量:4
4
刘春贵,臧成,冯明志,肖福明,罗远荣,张锡朝.
车用袋式消烟器的阻力增长特性[J]
.内燃机学报,1997,15(1):99-105.
被引量:1
5
庞军,曹国英,张志坚.
柴油催化燃烧添加剂制备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1997,14(3):11-12.
被引量:6
6
[1]Ahmed Irshad.Diesel Fuel Composition.USP 6017369, 2001-1-25
7
[2]Ahmed Irshad.Diesel Fuel Composition.USP 6190427, 2001-2-20
8
[3]Ahmed Irshad.Diesel Fuel Composition.USP 6306184, 2001-10-23
9
[4]Bouche T, Hinz M, Pittermann, et al. Optimising Tractor CI Engines for Biodiesel Operation. SAE Paper 2000-01-1969
10
[5]Hallgren B E,Heywood J B.Effects of Oxygenated Fuels on DI Diesel Combustion and Emissions.SAE Paper 2001-01-0648
共引文献
111
1
孟现阳,吴江涛,刘志刚.
甲醇与蓖麻油混合物运动粘度的实验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27(z1):79-81.
被引量:1
2
桑国翠,戴咏川,赵德智.
微波法合成正丁醚[J]
.当代化工,2005,34(6):375-377.
被引量:1
3
贺泓,张长斌,余运波,王进,刘俊锋.
柴油机氮氧化物催化净化研究新进展[J]
.石油化工,2004,33(z1):1284-1286.
4
李正正,郭和军,苏俊作,王汝栋.
棉籽油乙二醇甲醚酯新型生物柴油的合成[J]
.能源工程,2012,32(3):17-20.
5
鲍卫仁,曹青,吕永康.
生物质玉米芯热解机理研究[J]
.煤炭转化,2004,27(3):93-97.
被引量:10
6
宫艳峰,郭和军,马静,刘圣华,周龙保,黄先祥.
一种新型含氧燃料对柴油机燃烧特性的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4,38(9):929-932.
被引量:3
7
张光德.
车辆颗粒排放物污染与控制措施的探讨[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4,31(5):7-9.
8
陈建华,王玮,刘红杰,岳欣,李红,汤大钢.
北京市交通路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Ⅰ)——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环境科学研究,2005,18(2):34-38.
被引量:55
9
张君涛,梁生荣,丁丽芹.
车用清洁代用燃料及发展趋势[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6(4):43-47.
被引量:6
10
陈剑,乔信起,肖进,黄震,吕兴才.
柴油-甲缩醛混合燃料喷雾的粒子动态分析研究[J]
.汽车工程,2005,27(2):172-174.
同被引文献
76
1
张月红,何洪,纪常伟,邱文革,孟声,沈自友.
稀土复合型柴油催化助燃剂的研制及应用[J]
.中国稀土学报,2004,22(z2):65-67.
被引量:2
2
杨永红,齐邦峰.
柴油润滑性及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进展[J]
.江苏化工,2007,26(2):6-10.
被引量:16
3
钱伯章,王祖纲.
燃料添加剂现状和发展趋势[J]
.润滑油与燃料,2004,14(1):1-10.
被引量:2
4
纪常伟,何洪,马慧,张月红,赵勇,马重芳.
燃油添加剂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30(4):471-473.
被引量:19
5
田建文,张小林,赵磊,陶影,漆剑.
复配乳化剂制备乳化柴油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05,27(2):77-79.
被引量:25
6
梁荣光,孙绍云,黄洪涛.
柴油添加剂功效判断的非台架试验方法研究[J]
.车用发动机,2005(3):52-55.
被引量:4
7
辛寅昌,姚良宏,安骏,周世光,侯尔群.
不同燃油节能添加剂台架试验节能效率的差别分析[J]
.节能,2005,24(12):14-18.
被引量:5
8
董刚,夏兴兰,李德桃.
新型复合柴油添加剂的研究[J]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1996,18(1):31-35.
被引量:1
9
王宪成,赵金才,孙坦.
过氧化氢改善柴油机燃烧的试验研究[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20(5):38-41.
被引量:1
10
向红,梁正文.
车用柴油机的发展前景[J]
.交通标准化,2006,34(12):141-14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廖梓珺,陈国需,陈淑莲.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9,36(5):6-7.
被引量:3
2
廖梓珺,陈国需,陈淑莲,杨长江,王德荣.
无灰柴油添加剂降低油耗率和排放的试验研究[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10,37(4):10-12.
被引量:2
3
夏迪,陈国需,廖梓珺,王红梅,王学春,杜鹏飞.
无灰型柴油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节能技术,2015,33(2):155-158.
被引量:2
4
陈然,熊云,杨浩,吴芃.
柴油机燃油节能助燃添加剂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2016,45(1):81-84.
被引量:2
5
王瀚轩,周斌,张浩.
4缸柴油机停缸仿真及试验研究[J]
.车用发动机,2017(5):64-6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简英杰,王伟.
轻型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J]
.轻型汽车技术,2012(7):3-7.
被引量:2
2
王晓慧,杨向前.
现代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新技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35-137.
被引量:2
3
陈然,熊云,杨浩,吴芃.
无灰助燃添加剂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J]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2015,32(6):38-42.
4
王海波,黄闯,吉俊蓉,赵宏帅,李思瑶.
拖拉机节能减排新技术探析[J]
.价值工程,2016,35(12):129-131.
被引量:2
5
王继宏,郭军武.
有机镧基燃油添加剂减排性能研究[J]
.稀土,2017,38(3):91-97.
被引量:4
6
田晶,蔡忆昔,濮晓宇,顾林波,施蕴曦.
掺混聚甲氧基二甲醚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73-82.
被引量:13
7
周华.
复合柴油添加剂的制备及其对柴油燃烧性能的影响[J]
.开封大学学报,2018,32(2):84-87.
被引量:1
8
谷林强.
浅谈停缸技术对柴油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J]
.内燃机与配件,2018(23):70-71.
9
杨敬,张晓刚,权龙,董致新,耿亚杰,杨睿哲.
基于柴油机万有特性分析的进出口独立控制挖掘机节能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19,32(3):182-190.
被引量:3
10
孙吉龙,郭军武,刘振西.
燃油添加剂在控制废气排放中的研究进展[J]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9,41(6):532-540.
被引量:2
1
方克明.
汽车排气的污染与技术对策[J]
.湖北化工,1996,13(1):8-10.
2
杨挺然.
控制柴油机排放的技术分析[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06,2(2):29-31.
被引量:4
3
绳世平.
公共汽车应用清洁燃料刍议[J]
.城市公共交通,1999,0(1):15-18.
4
吴红光.
汽车尾气污染及其控制[J]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A01):133-135.
5
金国栋,唐大学.
柴油机碳烟排放浓度的预测[J]
.车用发动机,1993(4):17-22.
被引量:1
6
钱皓.
摩托车排放污染的控制方法(机外)[J]
.摩托车信息,2006(4):22-24.
7
陈平,唐艳.
车用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
.科技信息,2010(30):365-365.
8
陈钊.
汽油机排气污染及净化措施[J]
.江汉大学学报,2000,17(3):59-61.
9
王瑛璞,李振宇,张静伟,林明,王艳奂,臧杰,张德生.
柴油机NO_X机外净化措施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3):149-149.
被引量:1
10
许建民,李岳林,肖志华.
车用汽油机排放控制技术[J]
.公路与汽运,2007(1):5-8.
被引量:5
润滑油与燃料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