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港口》
2005年第12期28-28,共1页
China Ports
同被引文献35
-
1刘云忠,宣慧玉.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及算法研究综述[J].管理工程学报,2005,19(1):124-130. 被引量:83
-
2魏后凯.加快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的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5(5):46-46. 被引量:6
-
3张剑秋.煤炭水陆联运中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J].综合运输,1995,17(1):32-33. 被引量:1
-
4邱奇,王刚.大连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J].综合运输,2006,28(3):44-46. 被引量:8
-
5魏众,申金升,黄爱玲,张智文,石定寰.多式联运的最短时间路径-运输费用模型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6,8(8):61-64. 被引量:21
-
6刘旭.环渤海三大港口竞争力探析[J].中国储运,2007(4):51-52. 被引量:5
-
7刘涛,王际逊,陈丽芬,王蕊,谢新连.环渤海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经济性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1):4-6. 被引量:2
-
8赵明佶.加快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研究[J].铁道货运,2008,26(4):37-39. 被引量:7
-
9汤震宇.集装箱海铁联运枢纽现状与发展策略[J].集装箱化,2009,20(2):6-11. 被引量:19
-
10李琴.关于长三角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的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09(3):96-9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朱鑫银.重庆港提升集装箱运输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方案选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12):48-50.
-
2杨希玲.我国物流运输现代化问题分析[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2(4):30-31.
-
3刘竹芃.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研究[J].中国铁路,2012(7):26-28. 被引量:1
-
4马翔.东北地区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8):265-266. 被引量:1
-
5梁晓杰,徐萍,东朝晖.加快推进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对策[J].综合运输,2013,35(10):18-21. 被引量:7
-
6凌乐云.宁波海铁联运现状及发展对策[J].水运管理,2013,35(10):19-22. 被引量:5
-
7张冠君.对集装箱联运与环境保护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5):9-12.
-
8赵怡然,杨忠振,Theo Notteboom.中欧铁路班列在中欧贸易运输中的作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8,44(3):33-40. 被引量:12
-
9刘锡林,任伟.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研究[J].铁道货运,2019,37(2):6-10. 被引量:3
-
10陈长英,曹斌,陈泽谷.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广西海铁联运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大众科技,2022,24(4):181-184.
-
1赵元禄,齐延才,刘文钊.大连口岸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概况[J].水运管理,1994,16(1):6-9.
-
2大连港吞吐量突破2亿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0,24(1):69-69.
-
3茹.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东北公司组建[J].集装箱化,2006(9):44-44.
-
4超大型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落户大连港集装箱二期码头[J].起重运输机械,2014(3):87-87.
-
5盘营铁路客运专线顺利实现“东北第一转”[J].轨道交通,2011(5):28-28.
-
6王淑彦.东北铁路盐渍土病害与防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17(3):55-56.
-
7徐颂.推动大连口岸的信息化进程[J].水运工程,2001(3):56-60.
-
8李铁钢,郑刚.加入WTO对大连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港口,2002(6):26-27.
-
9航线[J].中国船检,2003(7):55-55.
-
10桂江一.J-WORKS汽车保养之家开创汽车售后服务新模式[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4,0(7):96-9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