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光照条件对水稻花培苗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者对不同光照条件下水稻花培苗的分化进行比较,结果:自然光照比人工补充光照可以提高绿苗分化率4.8倍;降低白苗分化率37.6%;明显提高总的分化频率。不同组合表现基本一致。
作者
邹美智
朴钟泽
李艳萍
机构地区
天津市水稻研究所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6年第2期3-5,共3页
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水稻
人工补充光照
绿苗
花培苗
分化
分类号
S511.035.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孙敬三,吴石君,朱至清,王敬驹.水稻白化花粉植株可溶性蛋白质的电泳分析[J]遗传学报,1977(04).
同被引文献
12
1
黄苏珍,韩玉林,谢明云,孙桂弟.
杂种鸢尾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38-638.
被引量:21
2
张芳,董然,赵和祥,赵春莉,顾德峰.
德国鸢尾新品种“魂断蓝桥”离体快繁的研究[J]
.北方园艺,2011(9):146-148.
被引量:8
3
谭小勇,付建峰.
西伯利亚鸢尾[J]
.园林,2007(12):52-53.
被引量:1
4
陈德芬,杨焕婷,马钟艳.
外源激素对鸢尾组织培养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1997,3(3):18-20.
被引量:20
5
黄象男,臧新,吕晓辉,任建升.
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8,37(1):91-93.
被引量:18
6
黄洁,马登萍.
德国鸢尾的组织培养试验[J]
.青海农林科技,2008(1):15-16.
被引量:10
7
袁梅芳,杨建瑛,吴保平.
球根鸢尾的病毒鉴定及试管脱毒成球技术[J]
.园艺学报,1998,25(2):175-178.
被引量:12
8
陈晨,毕晓颖,卢明艳.
德国鸢尾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0,41(1):27-32.
被引量:16
9
贾明良,廖乾生,陈集双,欧阳平凯.
路易斯安娜鸢尾快繁体系的建立[J]
.科技通报,2010,26(4):518-522.
被引量:7
10
杜永,潘启民,徐大勇,徐敏权.
水稻白化苗性状的遗传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2002,3(1):20-22.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1
1
葛桂民,侯俊山,刘宗立,李建欣.
西伯利亚鸢尾茎尖离体培养快繁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8):105-10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玲,唐彪,曹柏,宋红.
玉蝉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J]
.种子,2018,37(6):35-39.
被引量:2
2
戴长志,何平,张映雪,尹增芳.
六角果鸢尾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构建[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8,26(4):415-420.
被引量:1
3
王鹏,王文静.
鸢尾生态适应性与组织快繁研究现状[J]
.现代牧业,2019,3(2):41-45.
被引量:3
4
赵梓安,曹潘攀,熊淼,何庆龄,都洁,陈叶帅,罗维,丰先红,余小芳.
鸢尾属植物的组织培养与栽培研究进展[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6):2736-2740.
被引量:5
5
王鹏.
路易斯安娜鸢尾‘Noble Moment’组培快繁体系建立[J]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7):5808-5815.
被引量:5
6
任雪君,陈玉新.
4个德国鸢尾品种的快繁技术研究[J]
.河北林业科技,2022(3):16-20.
7
赵俊昌,宋国晗,王子诺,杜仲泓,霍祥志.
复合生物膜微生物修复河道水环境技术[J]
.中国煤炭地质,2024,36(2):69-73.
被引量:1
1
韩国敏,马亚琴,吴梁源,李良臣.
多效唑在水稻花培壮苗中的应用试验[J]
.宁夏农林科技,1997(4):19-20.
被引量:3
2
丁元丰,季彪俊.
活性炭在不同水稻组合花药培养中的作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37-40.
被引量:4
3
丁元丰,季彪俊.
活性炭在不同水稻组合花药培养中的作用[J]
.福建农业科技,2006,37(6):50-53.
4
胡婷婷,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赵轶鹏.
粳稻花培苗移栽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J]
.江苏农业科学,2015,43(7):79-80.
被引量:2
5
杨丽萍,朱晋云,李楠.
小麦花培苗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J]
.生物技术进展,2011,1(6):436-439.
被引量:1
6
杨军,秦跟基,杨琴,陈佩度,周燮.
表油菜素内酯和水杨酸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简报)[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4):288-289.
被引量:7
7
邹礼平,张端品,林兴华,谢岳峰,李泽炳.
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5,14(5):415-420.
被引量:13
8
王永新,刘亚琴.
北方水稻花培苗越冬培养技术的研究[J]
.河北农垦科技,1996(4):14-17.
9
王永新,刘亚琴,张启星,刘国庆,刘善资,王秀萍.
北方水稻花培苗越冬培养技术的研究[J]
.垦殖与稻作,1997(4):3-5.
10
王成社,邹淑芳,李景琦,庞红喜,纪军.
小麦花培苗化学越夏技术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9,8(3):53-55.
被引量:7
天津农业科学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